黃庭堅《夜發分寧寄杜澗叟》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陽關一曲水東流,燈火旌陽一釣舟。②
我自只如常日醉,滿川風月替人愁!
【注釋】 ①分寧:今江西修水,詩人的老家。杜澗叟:名槃,詩人的友人。②陽關:唐代王維所作的《送元二使安西》,后譜成曲,又稱“陽關三疊”,是古人送別時所唱的歌曲。旌陽:山名,在黃庭堅的家鄉分寧(今江西修水縣)境內。
【譯文】 唱罷《陽關三疊》,河水依舊東流,旌陽山下的燈光遙對著一葉孤舟!我還是像平常一樣酩酊大醉,倒是滿江的風月在替我憂愁!
【集評】元·祝誠:“句法清絕。”(《蓮堂詩話》卷上)
今·陳伯海:“聲情流美,逼近唐人風韻。”(《宋詩鑒賞辭典》第610頁)
【總案】 此詩當作于詩人早年離鄉之時。歐陽修《別滁》詩云:“我亦只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離聲。”此詩后二句即從歐詩翻出,然立意更深,故曾招致誤解。金人王若虛云:“山谷《題陽關圖》云:‘渭城柳色關何事?自是行人作許悲。’夫人有意而物無情,固是矣。然《夜發分寧》云:‘我自只如常日醉,滿川風月替人愁。’此復何理也!”(《滹南詩話》)不知山谷所謂“我自只如常日醉”,乃是故作跌宕。因為清風明月本是使人感到舒暢開朗的景物,為什么會“替人愁”呢?毫無疑問,這個“愁”字只可能來自詩人心中。詩人的本意是:雖然我強自排遣,借酒澆愁,但一眼望去,滿江風月皆呈愁容。物尚如此,人何以堪?這種寫法極為耐人尋味,可稱“無理而妙”。山谷寫詩構思深刻,力避陳熟的精神,于此可見一斑。
上一篇:劉子翚《夜涼》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張耒《夜坐》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