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詩《山齋獨坐贈薛內史》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居山四望阻,風云竟朝夕。深溪橫古樹,空巖臥幽石。日出遠岫明,鳥散空林寂。蘭庭動幽氣,竹室生虛白。落花入戶飛,細草當階積。桂酒徒盈樽,故人不在席。日暮山之幽,臨風望羽客。
(據中華書局校刊本《全隋詩》,下同)
這是楊素贈薛道衡的一首詩。薛內史即薛道衡。薛道衡在隋初任內史舍人,在文帝時開皇年末授內史侍郎加上儀同三史,文帝仁壽年初即出京師檢校襄州總管。楊素在隋文帝仁壽年中為內史令,是一個勢高氣傲的權貴,當他權傾朝野之時,滿朝文武他僅推重高颎、牛弘、薛道衡幾人。這首詩中抒寫的“故人不在席”,寂寞懷人的心情,似應在薛道衡任了內史侍郎以后又出京師離去楊素之時。詩的寫作時間應在隋文帝仁壽年間,即公元601至603年之間。
這首詩的題目點出了詩的內容。詩的前六句寫的是山齋外的自然環境。這景象是四望皆阻,朝夕風云。古樹在深溪間橫亙,幽石閑臥在空曠的山巖上,日出晨光照亮遠山,鳥群飛去留下空寂的山林。接著四句寫山齋中的情景: 種植蘭草的庭院幽香浮動,篁竹點綴的居室虛靜空明。落華飄飛入戶,細草任它長滿臺階。山齋中的怡然幽靜與山齋外環境的空寂融為一體。后四句寫山齋中獨坐之人的情懷: 這桂香的名酒徒然斟滿酒樽,本當對飲的故友卻不在這坐席。把酒遠懷,時辰已入暮,山色幽暗,迎著晚風切望故友羽化為仙乘風而至。這四句把作者徒對桂酒懷故望歸的寂寞心情抒發了出來,與詩的前面環境的空寂幽靜融合。其實反過來說,詩人筆下所寫的面前環境的空幽,何嘗不是自己懷故而不得的寂寞心情的反照呢?
這首詩的體裁是五言變律古風。南朝齊梁時代近體詩作已講究格律,注重聲韻平仄的規則變化。但既作古風,便故意避開聲韻的平仄變化規則。這首詩就避開平聲韻而偏選用了入聲仄韻。按照《增廣詩韻》,本詩二、四、八、十、十二、十四句的韻腳都在十一陌韻部,而第六句韻腳“寂”在十二錫部,與陌相通。全詩韻腳并無一個平聲,且均為入聲,可見作者是諳知平仄,并有意偏用仄聲作韻。但全詩卻并不諱八病之忌,一任古風的樸質自然。可見,這是在詩歌產生了格律之后,隋朝詩人有意而作的變律古風。
這首詩的遣辭命句十分考究,詩中的“深溪橫古樹,空巖臥幽石。日出遠岫明,鳥散空林寂”等句,對仗工細精巧,分明看出南朝詩的影響,如謝靈運詩句“白云抱幽石,綠篠媚清漣”(《過始寧墅》)、王融詩句“花飛低不入,鳥散遠時來”(《臨高臺》)、吳均詩句“輕云紉遠岫,細雨沐山衣”(《送劉馀撫》)等這樣一些寫景的詩作,不難看出楊素詩和他們的聯系;當然,楊素的詩句也有著它自己的空寂曠懷的意境特色。
上一篇:散曲·張養浩散曲《山坡羊·潼關懷古》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下一篇:韓愈詩《山石》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