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詩詞《過關斬將》原文|譯文|賞析
掛印封金辭漢相,尋兄遙望遠途還。
馬騎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龍出五關①。
忠義慨然沖宇宙②,英雄從此震江山。
獨行斬將應無敵,今古留題翰墨間③。
【釋詞】
①五關:傳說當年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其行走的路線:東嶺關、洛陽關、汜水關(又名虎牢關)、滎陽關、白馬渡口(即白馬關)。據《三國志·劉備傳》:“(袁)紹遣先生將兵與(劉)辟等略許下。關羽亡歸先主?!币虼?,從歷史地理的方位來考證,關羽從許都往汝南投奔劉備,不需向西折向洛陽,再南下。小說虛構這一情節,目的是刻畫關羽不懼艱險,劈關斬將,千里尋兄,忠貞不移。當然,對于演義小說來說,不必拘泥歷史地理的方位。
②慨然:慷慨、憤激的樣子?!逗鬂h書·范滂傳》:“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br>
③翰墨:即筆墨,又指文辭、書法和繪畫。曹丕《典論·論文》:“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見意于篇籍。”
【賞析】
關羽得到劉備的書信,乃知劉備的去向,便修書一封,辭謝曹操。一路上,關羽護送二位嫂夫人,過五關斬六將,千里尋兄。這首詩主要歌頌了關羽掛印封金的義,千里尋兄的忠,過關斬將的勇。
詩的前四句寫實。關羽臨行將“累次所受金銀,一一封置庫中,懸漢壽亭侯印于亭上”,掛印封金,不為名利所動。千里尋兄,路途遙遠,關羽不畏關隘險峻,不懼敵將攔劫,過關斬將,一往無前。這種感恩遇,酬知己,重然諾,輕生死的精神,被歷代人們所傳頌和敬仰,幾乎關羽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成為口碑,婦孺皆知,老少咸頌。至于那些文人墨客,更是詩文頌之,“今古留題翰墨間”。
清代詩人有一首絕句,專詠灞陵橋上曹操臨別贈袍,關羽恐其有詐,不敢下馬,用青龍刀尖挑其繡袍披于身上一事:
野水洄堤浸柳條 道旁殘碣記前朝
長髯勒馬橫刀處 千古英風灞陵橋
許都灞陵橋邊原立唐代畫圣吳道子所繪“關公挑袍圖”,旁邊還有座關帝廟,有兩副對聯頌揚其忠義之舉:
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驅時無忘東南
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
河北醉歸怒斬曹瞞六將
江南赴宴笑傾魯肅三杯
文人詠關羽的筆墨舉不勝舉,其中明代文征明將千古英風的關羽做了精深的概括:
有文無武不威如 有武無文不丈夫
誰似將軍文而武 戰袍不脫夜觀書
總之,關羽理想人格的核心是忠義。關羽與張遼的一段對話,對此做了明白的解釋。張遼問:“兄與玄德交,比弟與兄交何如?”關羽回答:“我與兄,朋友之交也;我與玄德,是朋友而兄弟,兄弟而主臣者也:豈可共論乎?”這就是說關羽與劉備有多重人際關系:朋友、兄弟、主臣。與朋友要講義,與兄弟要講親,與主臣要講忠,這樣就把朋友之間的道德、親緣之間的感情、封建主臣之間的忠都融合到了一起。既有民族道德倫理的精華,又有封建政治的需求,是一個內涵十分復雜的多義結構。無論是統治者,還是民間百姓都可以尋出自己的寄托,擴大它的外延??梢詾椴煌臅r代、不同的階級所崇奉。只有這樣理解,才能認識“忠義慨然沖宇宙,英雄從此震江山”的真義。
上一篇:三國詩詞《赤帝施權柄》原文|譯文|賞析
下一篇:三國詩詞《連環計》原文|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