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
駱賓王①
平生一顧念,意氣溢三軍。
野日分戈影②,天星合劍文③。弓弦抱漢月,馬足踐胡塵。不求生入塞,唯當死報君。⊙【注釋】
①駱賓王:見《永懷古意上裴侍郎》。
②“野日”句:金戈在白日的照耀下,在原野上閃閃發光。野日:指日照原野。
③“天星”句:古有“七星劍”,諧合天上的七星,故云。此處指劍影在星光下翻舞。
⊙【詩本事】
這首詩寫于670年秋,駱賓王耿介剛直,嫉惡如仇,在他任奉禮郎的第三年,遭人排擠,被罷了官職。這時,西北邊境發生了戰爭,吐蕃大舉寇邊,占領了西域的大片土地。朝廷派薛仁貴為行軍大總管,率兵進討。于是駱賓王上詩給朝中掌管人事的大員,要求從軍以自效,很快得到吏部同意,于當年七月離開長安,開始了窮沙極漠的軍旅生涯。他的內心深處滿含殺敵報國之志。
⊙【賞評】
本詩寫自己投筆從戎、建功立業的決心。
首聯總寫自己的豪情壯志。作者投身邊塞,重義尚俠、意氣昂揚,渴望殺敵報國。
以下兩聯寫激烈戰斗的場面及自己投身疆場,不畏艱險的豪情。白天,金戈在原野中閃耀;夜晚,劍影在星光中翻舞。拉開弓弦,形同滿月。戰馬征胡,戰塵飛揚。通過日夜酣戰、英勇殺敵的壯烈場面的描寫,充分顯示了詩人殺敵報國的壯志,同時這也是出征將士破釜沉舟、忠君報國的心志的展現。
尾聯寫自己的志向。寧愿獻身疆場,求報君恩。
整首詩語豪氣壯,慷慨激昂,大有投筆從戎、馬革裹尸的英勇氣概。
⊙【詩評選輯】
①明·陸時雍《詩鏡總論》:王勃高華,楊炯雄厚,照鄰清藻,賓王坦易……調入初唐,時帶六朝錦色。
②明·徐用吾《唐詩分類繩尺》:此篇詞語不下楊炯,而意氣勝之。
上一篇:張 祜《從軍行》壯志凌云詩賞析
下一篇:楊 炯《從軍行》壯志凌云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