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詩詞《殺濟滅口》原文|譯文|賞析
司馬當年命賈充①,弒君南闕赭袍紅②。
卻將成濟誅三族③,只道軍民盡耳聾④。
【釋詞】
①賈充:賈逵之子。曹魏時曾任大將軍長史,為司馬昭親信。甘露五年,魏主曹髦親率宿衛(wèi)童仆討司馬昭,他率兵攔截,并指使成濟刺死曹髦。
②弒:指臣殺君、子弒父。赭袍紅:鮮血把衣袍染成紅色。赭,使動用法,使之呈紅色。
③成濟:司馬昭部將。三族:說法不同,(1)謂父、子、孫;(2)謂父族、母族、妻族;(3)謂父母、兄弟、妻子。總之,指一人犯罪而誅其三族。
④道:認為,以為。明·湯顯祖《南柯記·拜郡》:“俺的爹,相去十七八年,只道故了。”
【賞析】
《潛龍詩》形象而直率的特征,顯露了詩人的性格。曹髦聰穎而氣盛,上朝時司馬昭質問他:“《潛龍》之詩,視吾等如鰍鱔,是何禮也?”他雖未回答,但對司馬昭欺凌主上的盛氣,實在忍受不了。回到后宮,他召幾位大臣計議時泣曰:“司馬昭將懷篡逆,人所共知! 朕不能坐受廢辱,卿等可助朕討之!”大臣力勸,但曹髦果決地回答:“‘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朕意已決,便死何懼!”甘露五年五月一天,他親率殿中宿衛(wèi)蒼頭官童三百余人,鼓噪而出。正遇賈充,左有成倅,右有成濟,引數(shù)千鐵甲禁兵,吶喊殺來。曹髦仗劍大喝曰:“吾乃天子也! 汝等突入宮廷,欲弒君耶?”這時賈充呼成濟曰:“司馬公養(yǎng)你何用?正為今日之事也!”成濟綽戟在手,問賈充:“當殺耶? 當縛耶?”賈充回答:“司馬公有令:只要死的。”成濟持戟直奔輦前,一戟將曹髦刺死。這便是:“司馬當年命賈充,弒君南闕赭袍紅。”
殺死曹髦,司馬昭目的達到了。但曹髦畢竟是皇上,在如此光天化日之下,公開弒君,司馬昭也不能不遮掩一下,以欺人耳目。他見曹髦已死,“乃佯作大驚之狀,以頭撞輦而哭,令人報知各大臣”。商議后事。群臣皆至,惟尚書仆射陳泰不來。司馬昭心里明白,來的都是諾諾而應者,惟有不來者,敢于愕愕然。司馬昭再令人請之。當陳泰哭拜于靈前,“昭亦佯哭而問曰:‘今日之事,何法處之?’泰曰:‘獨斬賈充,少可以謝天下耳。’昭沉吟良久,又問曰:‘再思其次?’泰曰:‘惟有進于此者,不知其次?’”陳泰的話中有話,柔中帶剛,司馬昭不便再問下去了。于是推出替罪羊,蒙混世人。司馬昭說:“成濟大逆不道,可剮之,滅其三族。”成濟大罵:“非我之罪,是賈充傳汝之命!”司馬昭令先割其舌,然后斬首于市,夷滅三族。這樣既遮耳目,平息弒君之亂,又殺人滅口,以絕后患。可見,司馬昭是一個陰險而毒辣政治家。
歷史上借殺君主搞政變的,不計其數(shù),每當掩蓋真相,遮人耳目,平息輿論,陰謀家都要找一個當事人充當替罪羊。陳泰明知內幕,只是出于不得已而提出的“獨斬賈充”,但司馬昭舍不得這個心腹死黨,只好丟馬保車。成濟就扮演了弒君元兇這樣一個可恥而又可悲的角色。
上一篇:三國詩詞《木門道上射雄兵》原文|譯文|賞析
下一篇:三國詩詞《梁父吟成恨有余》原文|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