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這首詩是作者在江州司馬上任的第二年所寫的。詩中描寫了白居易在潯陽江頭遇到一位長安故娼,聽其彈奏琵琶,訴說身世。詩人極力描寫了琵琶女彈奏技藝的高超,表達了對被壓迫被損害的弱女子的同情,同時詩人聯想到自己被貶官的不幸遭遇,由此發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嘆。
原文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②。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船中夜彈琵琶者③。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娼女,嘗學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④。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默。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于江湖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⑤。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⑥。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⑦。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⑧。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⑨。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⑩。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意⑪。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⑫。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⑬。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⑭。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⑮。
水泉冷澀弦疑絕,疑絕不通聲暫歇⑯。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⑰。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⑱。
東舟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⑲。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⑳。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㉑。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㉒。
鈿頭云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㉓。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㉔。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楚啼妝淚紅闌干㉕。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小處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㉖。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㉗。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注釋
①“引”為樂曲體裁。這首詩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題一作《琵琶行》。 ②左遷:貶官降級。司馬:地方州刺史官屬下掌管軍事的副職。但當時已是一種閑職。 ③明年秋:即元和十一年(816)。 ④穆、曹二善才:唐代著名的琵琶手。穆,名不詳。曹,即曹善才。據《樂府雜錄》琵琶條載:貞元中有王芬、曹保山,其子善才,其孫曹綱,皆襲其藝。善才,當時對琵琶師或曲師的通稱。 ⑤出官:由京官貶為地方官。 ⑥潯陽江:長江流域九經的一段。楓、荻:用秋天最具代表性的植物表示時值秋季。 ⑦江浸月:月亮落在一望無際的江水中。 ⑧暗問:低聲問。 ⑨回燈:再添油或剔燈芯,將燈弄亮。 ⑩轉軸撥弦:調弦、較音的動作。先有情:已先傳出曲中的思想感情來。 ⑪掩抑:彈琵琶的一種手法,用掩按仰遏的手法而彈出有吞咽幽怨的聲音效果。思:思緒、情意。表示曲調每一聲都含有哀怨之情。 ⑫信手:隨手。描寫彈奏時熟練而不經意的樣子。 ⑬攏:用手指叩掠弦。捻:以手指揉弦。抹:順手下撥弦為抹。挑:反手回撥弦為挑。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六幺:也叫“綠腰”,琵琶曲名,一名“樂世”,聲調閑婉,是當時京城流行的曲調。 ⑭大弦:粗弦。嘈嘈:大弦發出的聲音,雄壯喧響。小弦:最細的弦。切切:小弦發出的聲音。 ⑮間關:形容琵琶聲像鳥聲婉轉。幽咽:聲音微弱,若有若無,形容琵琶聲滯澀不流暢。 ⑯冷澀:進一步形容琵琶聲像泉水結了冰一樣慢慢凝滯了。弦疑絕:弦好像斷折了似的。 ⑰銀瓶:汲水的器具。迸:濺射。 ⑱收撥:曲終的一種彈法。撥,彈琵琶的工具,形薄如斧頭狀。當心畫:將撥在琵琶槽的中心合并四條弦用力一劃,借船。 ⑲東舟西舫:指周圍船上的聽眾。舫,船。 ⑳蝦蟆陵:本名下司陵。相傳是漢朝學者董仲舒墓地,董的門人過此,必下馬致敬,故名。其間習呼為“蝦蟆陵”。在長安城南曲江附近,當時是酒樓舞榭歌舞姬聚居的地方。 ㉑善才:這里專指曹善才。秋娘:當時長安城中著名的妓女。唐時以歌舞為職業的女子,多以秋娘為名,這是泛指。 ㉒五陵年少:泛指有錢有勢人家的子弟。纏頭:古代歌舞時以錦帛纏在頭上作飾物。當時的習俗,歌舞者演奏完畢,觀眾賞以羅錦等珍貴織物或錢財。紅綃:紅色的綾緞。綃,用生絲織成的一種絲織品。 ㉓鈿頭云篦:一種華貴的篦形發飾。鈿頭,以金玉寶石等鑲嵌的頭飾。血色:鮮紅色。 ㉔浮梁:地名。在今江西景德鎮北,盛產茶葉,是當時茶葉一大集散地。 ㉕妝淚:混合著脂粉的淚水。闌干:淚水縱橫。 ㉖嘔?。盒稳萋曇舯婋s,不成音調。嘲哳:形容聲音繁雜、細碎。難為聽:不好聽。 ㉗卻坐:退回原座。促弦:擰緊弦,把音調定高些。
賞讀
在“開頭”到“猶抱”句為第一部分,寫琵琶女出場。開首一句中交待人物、地點、事件、時間,接下幾句為琵琶女出場的做好鋪墊,接著詩人抓住琵琶女“天涯淪落”不愿見人來描寫她難言之痛。
從“轉軸”句至“唯見江心秋月白”為第二部分,通過寫琵琶女彈奏的樂曲來揭示其內心世界。本段前兩句突出一個“情”字;接下六句寫彈奏過程;最后以“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作側面烘托;中間十四句借富有韻律感的形象語言摹寫音樂,運用形象化的比喻表現琵琶女技藝的高超,并借音樂的跌宕變化展現她起伏的心潮,為下文作了渲染。
從“曲終”句至“楚啼妝淚紅闌干”。為第三部分,敘寫琵琶女的身世。本段第一句一系列的動作描寫,表現她克服矛盾,一吐為快的心理,“自言”以下則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筆調塑造了一個被侮辱、損害的樂妓形象。
從“我聞琵琶已嘆息”到結尾為第四部分,寫作者在被琵琶女的命運激起的情感波濤中坦露的自我形象,通過“同是天涯淪落人”這條紐帶找到同感,抒發詩人遭貶的憂憤心情。
這首詩敘述、抒情、寫景、描摹相結合,揉進強烈的感情色彩,極力渲染描述歌女彈技精湛而身世苦難,塑造了一個典型形象,進而傾訴了對己遭貶的悲憤。故事回環哀婉,詩人描摹精彩,比喻生動,寫景富有感染力,使得本篇成為傳誦國內外的千古名篇。
上一篇:《近現代詩歌·譚嗣同·獄中題壁》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唐詩·李商隱·瑤池》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