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步高
黃沙北風起, 半夜又翻營。
戰馬雪中宿, 探人冰上行。
深山旗未展, 陰磧鼓無聲。
幾道征西將, 同收碎葉城。
張籍
這是張籍早年創作的一首邊塞詩,寫的并非中唐時期的邊塞戰爭,而是初唐的戰爭。貞元三年(787)安西四鎮(龜茲、于闐、疏勒、碎葉)被吐蕃攻占,唐王朝一直無力收復。詩人渴望唐王朝重振軍威,亦能如初唐時期那樣半夜翻營,突破敵軍,收復碎葉城。唐代初年,唐王朝的疆域曾西達咸海以西,但咸亨元年(670),吐蕃攻下安西都護府,長壽元年(692)冬天,武威軍總管王孝杰、左武衛大將軍阿史那忠節大破吐蕃軍,收復安西四鎮。這首詩即寫這個事件。
詩的開頭兩句,寫邊塞地區的黃沙隨著北風飛揚,為保衛邊境,唐軍半夜又在滾滾黃沙中開拔了。“翻營”,轉移營地,即軍隊開拔。“戰馬”二句說由于戰事緊急,天氣惡劣,戰馬只得在雪地里露宿,而偵探人員在冰雪道上奔馳。“探人”,偵察人員。“深山”二句說,為了襲擊敵人,將士們偃旗息鼓地行軍于深山里和沙漠上。“陰磧”,陰暗的沙漠。詩的結尾二句,寫幾路征西大軍,共同會師,收復了碎葉城。唐代有二碎葉城,其一為中亞碎葉,北臨碎葉水(今楚河),亦稱素葉水城,故址在今蘇聯吉爾吉斯北部托克馬克附近。詩中所寫的碎葉城,乃指今新疆省焉耆附近的碎葉鎮。唐代以貞觀二十二年(648)至開元七年(719)間,唐以碎葉和龜茲、于闐、疏勒為安西四鎮。長壽元年(692)冬,王孝杰、阿史那忠節六破吐蕃軍收復安西四鎮中的碎葉即指此。“幾道征西將”,即指王孝杰等,當時統率諸路人馬的為西州都督唐休璟。
詩人在收復安西四鎮戰爭發生百年以后,寫這樣一首詩來回憶當年的戰事,顯然是針對貞元三年(787)安西四鎮重新淪陷而發的。這時的唐王朝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國力不振。詩人出于高度的愛國熱忱,渴望國勢強盛,光復安西故地。這與后來南宋愛國詩人陸游《五月十一日夜且半,夢從大駕親征,盡復漢唐故地,見城邑人物繁麗,云西涼府也。喜甚,馬上作長句,未終篇而覺,乃足成之》詩一樣。對這首詩,古人評價并不太高。清代紀昀稱此首及《漁陽將》等三首“皆無佳處。”(見《瀛奎律髓》卷三十引)其實并不盡然。清人田雯《古歡堂集雜著》評張籍五律詩曾云:“張司業(籍)、姚少監(合)妙句天成,筆端韶秀。”這首詩雖難當此評,但卻也無明顯的疵病,此詩還應當視為一首愛國詩的佳作,在唐王朝每況愈下的中晚唐詩壇上,尤其顯得難能可貴。
上一篇:王步高《征人怨》愛國詩詞鑒賞
下一篇:[唐]許渾《征西舊卒》愛國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