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宋清詩詞·隋唐詩歌·盧照鄰·長安古意》鑒賞
盧照鄰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
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
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
百尺游絲爭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
啼花戲蝶千門側,碧樹銀臺萬種色。
復道交窗作合歡,雙闕連甍垂鳳翼。
梁家畫閣中天起,漢帝金莖云外直。
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
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
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
生憎帳額繡孤鸞,好取門簾帖雙燕。
雙燕雙飛繞畫梁,羅帷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著蟬鬢,纖纖初月上鴉黃。
鴉黃粉白車中出,含嬌含態情非一。
妖童寶馬鐵連錢,娼婦盤龍金屈膝。
御史府中烏夜啼,廷尉門前雀欲棲。
隱隱朱城臨玉道,遙遙翠幰沒金堤。
挾彈飛鷹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橋西。
俱邀俠客芙蓉劍,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羅裙,清歌一囀口氛氳。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騎似云。
南陌北堂連北里,五劇三條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氣紅塵暗天起。
漢代金吾千騎來,翡翠屠蘇鸚鵡杯。
羅襦寶帶為君解,燕歌趙舞為君開。
別有豪華稱將相,轉日回天不相讓。
意氣由來排灌夫,專權判不容蕭相。
專權意氣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風。
自言歌舞長千載,自謂驕奢凌五公。
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
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唯見青松在。
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
獨有南山桂枝發,飛來飛去襲人裾。
這是一篇托古詠今之作,借用古代歷史之人事,描繪當時首都長安的繁盛和各色人等驕橫奢靡生活,以及他們之間爭斗的真實狀況。在藝術上,它雖然還未完全擺脫六朝余習,如題材、辭語等仍有類似蕭綱《烏棲曲》,但思想感情已非宮體詩所能包容了,把宮體詩由宮廷帶入了市井,標志著初唐詩風的轉變。“古意”,是六朝詩歌常見標題,均為托古詠今的擬古之作。
此詩篇幅較長,全詩六十八句,大體有四層意思——
一、鋪敘長安繁富盛況,并寫貴家舞女生活(前三十三句);
二、描寫貴公子、游俠和軍官等各類人物的荒淫享樂生活(“御史府中烏夜啼”后二十句);
三、寫權臣傾軋,爭權奪利(“別有豪華稱將相”后八句);
四、人生有限,富貴不常;窮居著書,名垂后世(最后八句)。
第一段:總寫長安豪華繁盛景象
“長安”四句,說大街小巷,香車、寶馬來來往往,運載著貴族王公,穿梭于權貴豪華的宅第。狹斜,小巷。斜,巷之別稱。唐代長安有宮人斜。七香車,用多種香木制成的小車,多為貴婦人所乘。玉輦(niǎn碾),原為皇帝用車之稱號。此指貴人所乘之車。主第,公主的府第。第,皇帝所賜住宅,因有甲乙等第之分,故稱之曰“第”。金鞭,此為騎者之代稱。
“龍街”四句,是說從早到晚華美的車輛絡繹不絕,正與“游絲繞樹”、“嬌鳥啼花”的大好春光聯成一片的熱鬧繁華景色。寶蓋,華美的車蓋。流蘇,用羽毛或絲制成球狀,下垂長穗的裝飾品。古時的車馬、樓臺、帳幕等類,常用它來裝飾。游絲,一種由蟲類吐出的飄蕩在空中的絲縷。
“啼花”四句,是寫漢宮樓閣的美麗壯偉。此借蜂蝶的眼睛寫那些不易為常人所見的宮內景色。千門,此指宮中的眾多門戶。復道,即閣道,指樓間空中通道,由于下邊還有道路,因稱“復道”。交窗,用木條橫直交錯而成的窗子。也即俗稱“花格子窗”。合歡,一種圖案花紋,窗上的一種裝飾。它本是花木名,俗稱“夜合花”。雙闕,皇宮門前的左右望樓。漢未央宮,有東闕和北闕。甍(méng萌),即屋脊。垂鳳翼,是說雙闕上裝飾有垂著雙翅的鳳凰。一說,指雙闕對峙,屋脊相連,有如鳳凰垂翼。
“梁家”四句,前二句寫豪門貴族樓閣高聳,有如東漢順帝的外戚梁冀在洛陽的大宅第,其狀宛似漢宮的承露銅柱。后二句承上而來,是說貴族甲第車馬往來頻繁,即使馬上樓前,或者陌上墻頭相逢,也未必相識。相知,相慕。詎,豈。
以上是第一段的頭一層內容,即寫長安城中的繁華景象和貴族們的窮奢極侈生活。以下著重描述舞女歌伎們的活動。
“借問”四句,同下邊四句,似乎是寫“樓前相望”者與“舞女”們在交流“心里話”。前者說自己愿意如比目魚和鴛鴦鳥那樣同“舞女”的她一起生活,相親相愛。后者是寫那舞女的心態。她們也在欣羨著比目與鴛鴦,也很希望找到與自己相配的如意郎君。以下詳釋幾個詞語:
吹簫——這里作者化用了《列仙傳》中的典故。春秋時秦穆公女兒弄玉,嫁給善吹簫的蕭史,學會了吹簫作鳳鳴。穆公筑臺賜與她夫婦居住,后雙雙成仙乘鳳飛去。
向紫煙——江淹《班婕好詠扇》詩云:“畫作秦王女,乘鸞向紫煙。”該詩即用此意。紫煙,指云;向紫煙,即指飛升。芳年,即青春妙齡。
比目與鴛鴦——比目,一種魚,兩目均長在頭的一邊,游動時,必相配成對,常以此喻情侶;鴛鴦,一種水鳥,經常雌雄相隨不離,也用來比喻情侶。
孤鸞與雙燕——前者,指孤獨的鸞鳥。象征單身獨處;據《太平御覽》載:鸞,相傳是鳳一類的神鳥。五色而多赤者曰鳳,五色而多青者曰鸞。又注說,鸞鳥善鳴能舞,但孤鸞則不鳴不舞。后者象征獲得愛情和自由的幸福生活。
“雙燕”以下四句,寫舞女獨處與妝扮。幃,帳;翠被,用翠鳥羽毛織成錦而做的被子。郁金香,花名。用它制成香料也叫“郁金香”,古人用來薰衣被。蟬鬢,古代婦女的一種發式。即將兩鬢梳得像蟬翼,也像縹緲的云片。行云,即流動的云。初月,原指農歷月初出現的新月。此指婦女于額上涂黃為飾。鴉黃,嫩黃色。六朝與唐代女子在額上涂黃為飾,稱作“額黃”,也叫“鴉黃”。
“鴉黃”四句,極寫主人的隨從——歌童舞女的妖冶姿容與奢侈生活。妖童,貴族家中歌舞班子的男性少年。一說泛指市井間輕薄少年。鐵連錢,青色有圓形斑紋的馬。娼婦,即指家畜的家妓。屈膝,一作屈戌,即今所說的鉸鏈或闔葉。盤龍,疑指屈膝上的花紋。此處的屈膝,當是車門上的鉸鏈。
以上這一大段(三十二句),鋪敘了長安的車馬、宮闕和宅第的繁華富麗,同時,也寫貴家歌童舞女的奢華生活。詩人也注意到,這些被豢養在高樓深宅中的女子,雖然享受了優裕的物質生活,但內心十分空虛,表達了她們對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
第二段:描寫貴公子、游俠和軍官等荒淫享樂生活
這一大段,有二層意思:
先寫游俠橫行,蔑視官府
“御史”四句,是寫執法官的無能與游俠們的橫行。前二句是說御史府中烏啼,廷尉門前羅雀,暗示這些執法官吏已不能行使權力。御史,又稱侍御史,職責在于專司彈劾;廷尉,朝廷執法之官。這里的烏夜啼、雀欲棲,都是詩人化用了有關典實來形容其冷落荒涼景象。據《漢書·朱博傳》載:“(長安御史)府中列柏樹,常有野烏數千,棲宿其上,晨去暮來,號曰朝夕烏。”又據《史記·汲鄭列傳》云:“始翟公為廷尉,賓客填門;及廢,門外可設雀羅。”后二句是說,在暮色茫茫中,路邊的宮城,只隱約可見,連行走的車子,也遠遠地掩沒在石堤上了。朱城,指宮城。玉道,形容道之平坦明潔。翠(xiǎn顯)用翠羽裝飾的車幔。此借作車的代稱。金堤,堅固美好的石堤。
“挾彈”四句,是說豪縱子弟邀結俠客宿娼游樂。挾彈飛鷹,持著彈弓、架著鷹去打獵。此泛指王孫公子尚武好獵的豪縱生活。《后漢書·袁術傳》:“少以俠氣聞,數與諸公子飛鷹走狗。”杜陵,漢宣帝陵墓在此,在長安東南,秦時稱杜縣,漢改稱杜陵。探丸借客,指游俠殺人報仇。語本《漢書·尹賞傳》載,漢代長安有專門謀殺官吏的組織。事前,“相與探丸為彈,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者斫文吏,白者主治喪。”借客,猶言替人報仇。它是“借客報仇”的略文。渭橋,本名橫橋,又名中渭橋,在長安西北。秦時所造,因橫跨渭水故名。芙蓉劍,春秋時越國所鑄的好劍。傳說秦客薛獨善于相劍,曾評越王出示的“純鉤劍”云:“如芙蓉始生于湘”(見《越絕書》卷十一)。桃李蹊,桃李樹下之小徑。此指娼家所居之處。它借用《史記·李將軍列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句意,暗示出入娼家人之眾多。
再寫他們的尋歡作樂,補敘城市繁華
“娼家”六句,說歌女羅裙清歌婉轉動聽,香氣襲人,堂內堂外,人來人往,街巷縱橫,四通八達。氛氳(yūn暈),此指香氣濃郁。北堂,娼家內部;南陌,娼家門外的阡陌。人如月,形容娼婦容貌姣美。騎似云,形容馬多、客多,云集娼家。北里,即平康里,位于長安城北門內,妓女聚居之地。五劇、三條,交錯之路,稱“劇”,相通道路稱“條”,此泛指發達的交通。三市,指每天集市多次,市場繁榮,交通便利。平康里緊挨長安東市,故北里、三市連言。這里的若干數字,只是沿用成語而已。
“弱柳”以下六句,著重寫“金吾”們的尋歡作樂。金吾,執金吾的簡稱。漢代宮廷禁衛軍軍官名。唐置左、右金吾衛,設有金吾大將軍。屠蘇,美酒名;翡翠,此形容酒的顏色。鸚鵡杯,用鸚鵡螺加工而成的酒杯。羅襦(rú如),綢制的上衣。燕歌趙舞,戰國時代,古燕地趙地以歌舞著稱,且多美女。最后這二句,是說娼家為客人歌舞,也陪客人過夜。因為照顧音律需要顛倒了上下句次序。
這二十句以娼家為中心,細敘了王孫公子、游俠和軍官等類人物的淫樂生活。同時,補寫了長安當時盛況。
第三段:權臣傾軋,爭權奪利
上邊著重描述了游俠、軍官一類人的生活之外,在這一段中,著力寫出文武顯宦們的爭斗狀況。
“別有”四句,是說這里再述另一類“豪華”人物。就是掌握文武大權的權臣們。他們傾軋,互不相讓。轉日回天,極言權力之大,即使像“天”、“日”這類自然現象也在其掌握之中;一說,權力之大可以左右皇帝意旨。意氣灌夫,灌夫,漢武帝時人,他任俠使酒,得罪當時丞相田蚡,被族誅。判,同“拚”。蕭相,指蕭望之,漢元帝時為前將軍、光祿勛、太子太傅等,后被宦官石顯陷害,自殺。一說,指漢高祖丞相蕭何。青虬(qiú求)、紫燕,兩種駿馬名。凌,即超。五公,此出自班固《西都賦》:“七相五公”。《文選》李善注認為是漢代五個著名權貴,即:張湯、杜周、蕭望之、馮奉世、史丹等。這里泛指當時有權勢之顯宦們。這里的自言、自謂二句,正畫出了他們洋洋自得、躊躇滿志的驕橫氣勢。
第四段:人生有限,富貴不常;窮居著書,名垂后世
這段也是八句,層次分明,前四句借物論世,指出一切反歷史、反人民的統治者不可回避的沒落、衰亡命運;后四句,以漢代楊雄自比,表示不慕權貴、不求豪奢,安貧守志的高風亮節。以下,對其中若干待釋之詞加以集中解說:
節物——即節令與景物。其句意是說,一切景色風物將按季節變化而變化,盛世消逝難返!
桑田碧海——即桑田滄海。據《神仙傳》卷五記載:麻姑謂王方平曰:“接待以來,見東海三為桑田。”后來以“滄海桑田”比喻社會的重大變化。
金階白玉堂——指貴族豪華宅第。
青松——指墳墓,此以青松代之。古人常于墓地種植青松護墓造景。
前四句是說,經過時序推移,世事變易,權貴的一切不復存在,留下的只是一爿爿青松下的哀冢。
揚子——指漢代辭賦大家揚雄,字子云,在長安時仕宦不得意,在成帝、哀帝、平帝三朝為官,均無升遷。因而閉門著《太玄》,名垂后代,此為作者自況。
一床書——言隱居生活,唯以書籍自娛,語本庾信《寒園即目》:“隱士一床書”。
南山——按指終南山,于長安附近。詩以“南山桂花”作結,既富有避世隱身之意,也有頌贊不隨沉浮、遺世孑立的人格。
最后四句,是一個總結全詩,營造精妙意境,具有一定力量的美好結尾,是這首長篇歌行的有機組件,不可或缺。
* * * *
這首七言歌行,是初唐詩壇上一篇脫胎于六朝詩風而具有自己初唐風格的佳作。它的可取之處不少,但最可貴的,當是它的批判精神。它的批刺,又是在一系列的對比、對照中進行的,其筆觸顯得特別閃爍,其聲音也甚感洪亮。
首先,它從總體方略上,將漢與唐作比,用當時文人喜用的“借漢說唐”方式,以古喻今的風格,攝取有針對性的大量歷史資料,進行了目標鮮明的辛辣諷刺。
接著,在篇章結構和情節安排上,挺具匠心地進行對照性的設置。既設置了游俠權貴的橫行霸道,又安排了司法官衙的“門可羅雀”;既有城市繁榮、升平盛世的景象,又有政治腐敗、權臣爭斗的丑劇;作者還著意進行了古今對照:它拉出大批古代權勢熏天的豪門貴族到歷史臺前示眾。借問:今何在? 當今的權勢者們,將來又如何?情節安排上,還有其他一些對比與對照,不必贅述。
在構思立意上,也有類似的深刻對照。比如:在進行權門與娼家的對照描寫中,就寓有物欲橫流與內心空虛的對比;在感情的描寫中,也沒忘記進行虛假矯情與純潔真情的對比,等等。如果,用六朝宮體詩大量表現色情和肉欲,同現在詩中那種直抒心靈隱秘和大膽歌贊純潔愛情進行對比,那不更顯出其批判精神嗎?
在詩的結尾,還堂而皇之地樹起了漢代大文豪揚雄的榜樣,來與前述的漢代權臣“五公”作對比,這又會給人們以怎樣的啟迪呢?
在對比中批判,在批判中對比。這就是盧照鄰這篇《長安古意》的主要價值所在。
上一篇:《隋唐五代宋清詩詞·隋唐詩歌·李商隱·錦瑟》鑒賞
下一篇:《隋唐五代宋清詩詞·隋唐詩歌·白居易·長恨歌》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