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宋清詩詞·隋唐詩歌·杜甫·杜甫《登岳陽樓》(五律)》鑒賞
首聯: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詮 釋】
[注]洞庭水,即洞庭湖,在湖南北部、長江南岸?!端涀ⅰ罚骸昂畯V圓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沒其中。”
岳陽樓,湖南岳陽城西門樓,下臨洞庭湖,為登覽名勝。
[譯]很早聽說洞庭湖有著廣闊水面;今天登上岳陽樓遠眺,果然汪洋一片。
【賞 析】
這聯對仗工穩,很好地表達了詩人對洞庭湖的向往,如今登上岳陽樓的興奮之情;開篇即抓住地理特征,首言樓高水闊,隱含著高中之“遠”,因能遠眺,更顯樓高。
頷 聯: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詮 釋】
[注]吳楚,春秋戰國時代的吳楚兩國所據有的江、浙、贛、皖、鄂、湘等地。大體上吳在湖之東,楚在湖之南。坼(chè徹),裂開。乾坤,指天地。
[譯]春秋時吳楚兩國土地為湖水隔開;那湖面之廣大,連天地日月都似浮在水上。
【賞 析】
這聯是全詩最佳的一聯,成為千古名句。它采用虛實結合寫法:先實寫洞庭湖面開闊,水勢浩渺;再虛寫樓宇高峻,巍然入云。它所以成為名句,是由于:詩人抓住“八百里洞庭湖”的壯闊風貌,提煉升華,把自然美和精神美妙合無逢的壯美境界顯現了出來——它既寫出了氣勢宏大的洞庭景色,又含蓄地反映了唐王朝“安史之亂”后的實況,還曲折地引出作者身世之感和憂國之情。
頸 聯: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詮 釋】
[注]字,此指書信。“無一字”,即音訊斷絕。
老病,既老且病,非指“舊病”。作者時年五十七歲,身患多種疾病:除肺病外,又患風痺癥,左臂偏枯,右耳已聾。
[譯]親戚朋友一封來信也沒有,只有這病老頭子伴著孤寂的小船。
【賞 析】
這一聯自敘身世,出句寫了親友之間的音訊隔絕;同時也從側面反映了時局動蕩和交通的阻隔。對句直書自己身世:年老又多病,以孤舟棲身,過著十分凄苦的“船居”生涯,詩人晚年是極端潦倒悲涼的。終于在五十九歲時病死在湘水的破舟中。死后四十三年,他的孩子方把他的骸骨從千里之外遷葬在河南故鄉,即今之鞏縣。
尾 聯: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詮 釋】
[注]戎馬,戰馬。比喻戰爭。當時吐蕃屢次入侵,曾使“京師戒嚴”。
憑軒,憑,倚靠。軒,窗。指倚在城樓的窗檻上。
涕泗,即眼淚與鼻涕?!队衿罚骸澳恐?,曰涕?!薄睹珎鳌吩疲骸白员?出)曰泗。”
[譯]這時中原和邊區烽煙迭起,戰爭在涂炭生靈;詩人靠著樓窗遐思,不禁眼淚鼻涕齊下。
【賞 析】
這一聯感嘆國難。詩尾又歸結為登樓遠眺,記下萬里關山之思和憂國恤民之情。史載,唐大歷二、三年間,朝廷正同入侵的吐蕃作戰。大歷三年八月,吐蕃進犯唐靈武、邠州等地;九月,郭子儀率兵五萬防守奉天(今陜西乾縣)。這時國內軍閥又在混戰,局勢緊急。詩人于此時登樓遠眺,難免為國家的內憂外患和人民疾苦生憂,同時,也自然而然地聯想到自己的悲涼身世。于是,感慨萬端,實在抑制不住自己鼻涕眼淚的拋灑。
上一篇:《隋唐五代宋清詩詞·隋唐詩歌·杜甫》鑒賞
下一篇:《漢魏兩晉南北朝詩歌·兩晉詩歌·陶潛·桃花源詩并記》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