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相伯《生物學上的“親善”現象》原文|注釋|賞析
蜜蜂中的雄蜂是不勞動的,勞動的都是雌蜂。雄的鎮日價居在窠里,專等著雌蜂采集食物,送來給他們享用。他們的用處在那兒呢?就在給女皇做“面首”。原來蜜蜂的王是雌的,一切雄蜜蜂都是供她的享用,同她交合,她不要的,方許其他一些雌蜂來享用。但是,一旦她們都受了種子之后,到了冬天,便把雄蜂一律逐出窠外,委之于冰天雪地,不凍死,即餓死。雌蜂雄蜂之相伴,其關系如此!就是人間的夫婦之親,其親善可說是至為密切,然而一到了不需要對方時,也便“棄之如遺”,何況口頭親善專藉之以為“蠶食”之掩飾者,世人讀此,可以憬然悟矣!
(1936年2月20日新城書局版《一日一談》)
賞析 作者寫此文時已96歲,大約是現代雜文家中最高齡之作了。此文以生物學上的雌雄蜂的“親善”現象作比喻,借助接近聯想,由動物之親聯想到夫婦之親,又從夫婦之親聯想到中日關系。所謂“中日親善”的叫嚷,不過是“蠶食”中國的一種掩飾。一旦時機成熟,便會“棄之如遺”,“親善”將被廝殺所替代。與日本軍國主義這類雄蜂相伴,不可不注意到這一點。“世人讀此,可以憬然悟矣!”這一句乃是相伯老人作此短文的點睛之筆。
上一篇:劉元卿《猱》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朱湘《畫虎》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