崢嶸赤云西,日腳下平地。柴門鳥雀噪,歸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世亂遭飄蕩,生還偶然遂。
鄰人滿墻頭,感嘆亦歔欷。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
晚歲迫偷生,還家少歡趣。嬌兒不離膝,畏我復卻去。
憶昔好追涼,故繞池邊樹。蕭蕭北風勁,撫事煎百慮。
賴知禾黍收,已覺糟床注。如今足斟酌,且用慰遲暮。
群雞正亂叫,客至雞斗爭。驅(qū)雞上樹木,始聞扣柴荊。
父老四五人,問我久遠行。手中各有攜,傾榼濁復清。
苦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兵革既未息,兒童盡東征。
請為父老歌,艱難愧深情。歌罷仰天嘆,四座淚縱橫。
唐肅宗至德二載(757)五月,杜甫任左拾遺,因上書援救宰相房琯,觸怒肅宗,幾遭殺身之禍。故被詔離風翔回鄜州羌村探家。《羌村三首》即此間所作。
第一首寫戰(zhàn)亂初歸,與家人乍見疑夢的情形。清人王夫之在《薑齋詩話》中說過這樣的話:“不能作景語,又何能作情語耶?”又說“以寫景之心理言情,則身心中獨喻之微,輕安拈出。”杜詩最善寫景,此為一例。“崢嶸”四句即所謂景語。夕陽西下,云峰高聳,柴門半掩,鳥雀鳴喧,客子遠涉而歸。《杜臆》評曰:“荒村晚景,摹寫如畫。”說得極是。“日腳下平地”的“下”字用得頗妙,夕陽徐徐而落,有一種由高而低,由遠而近的移動之感,烘托出詩人歸心之迫。《詩經(jīng)·王風·君子于役》有“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幾句詩,意思是雞回窠了,太陽落了,牛羊下山了。表現(xiàn)一個婦人依門遠眺,等待丈夫回家的心情。這首詩的景物也是由上而下,由遠而近;由外而內(nèi)。兩者相比,見異曲同工之妙。言“柴門”,有村落如在目前,言“鳥雀噪”可見四周靜寂。這幾句都是描寫景物,但卻“寫盡歸客神理。”(金人瑞《杜詩解》)
“妻孥”兩句詩堪稱石破天驚之語。分明有書寄至家中,妻子對“我”還家卻“怪”且“驚”。這就包涵了多層意思:世遭離亂,生死難卜,“我”獨幸存而歸,此一怪也;“我”將歸,不知“我”此刻已至,此一驚也;日思夜盼,今日果然見“我”平安無恙,此又一怪也;乍見如夢,不信眼前歸者竟是“我”,此又一驚也。故此方有“驚定還拭淚”之舉。悲歡交集之狀描寫備極。“世亂”兩句是詩人見妻子驚怪之狀時的心理活動,與前兩句緊相綰合,很是傳神,我們于此仿佛看到詩人在用目光慰藉乍見而駭?shù)钠拮樱坪跤致牭皆娙伺c妻子低語相訴。“鄰人”兩句是襯托語,“滿墻頭”見其人多。鄰里得知“我”歸,有感嘆不已者,有低聲悲泣者,皆由“妻孥拭淚”而來,可以想見“妻孥”此時早已淚流縱橫,整個場景感人至深。上六句是外景描寫,是以聲傳情,末尾“夜闌”兩句則是內(nèi)景描寫,具有“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夜闌更深,燭火獨明,夫妻相對無語,神似夢寐,久別初逢,亦喜亦悲之情耀然目前。
第二首抒寫還家之后的內(nèi)心感受。起句“晚歲迫偷生,還家少歡趣”兩句蘊藏著無限感慨。家人完聚本是樂事,亂離相逢尤為萬幸,然而詩人何以感到少歡趣?清人金圣嘆有一段極好的解釋:既歸后,忽然自想早歲出此門去,豈不自謂致君堯舜,返俗黃虞,功成名遂,始奉身退,壯矣大哉!快乎樂也!乃今心短計促,迫為偷生,竄身還鄉(xiāng),昔圖總廢,咄咄自詫,又何憊與?詩人其時年方四十有六,曰“晚歲”,但見心氣日衰;曰“偷生”,自嘲潦倒艱辛。嬌兒不離膝,怕“我”又辭別遠走,父子雖相依而樂,但撫今追昔又能有幾多歡趣?前首悲中有喜,此首悲以樂生。“賴知”四句承轉(zhuǎn)甚巧。是時禾黍未收,酒亦未釀,而詩人卻預想酒已釀就,且杯已斟滿,開懷痛飲,一消百憂。
這一首對歸家生活挖掘很深。全寫眼前身邊之事,但是卻把詩人內(nèi)心既樂且憂的復雜心理層層展現(xiàn)出來;“還家”為樂,“少歡趣”是憂;“嬌兒不離膝”為樂,“畏我復卻去”是憂;“憶昔好追涼,故繞池邊樹”為樂,“蕭蕭北風勁,撫事煎百慮”是憂;“賴知禾黍收,已覺糟床注”為樂,“如今足斟酌,且用慰遲暮”是憂。可謂體驗之深刻,表現(xiàn)之逼真。
第三首描述詩人與鄰人相互問慰的情景。群雞亂叫,是詩人屋內(nèi)所聞,知有客來;“驅(qū)雞上樹木”則是詩人出戶迎客之舉,不必先趕雞回窩,然后開門納客。前四句描寫鄉(xiāng)村固有的風情,生活氣息很濃。“父老”八句是鄉(xiāng)親慰問語。他們各攜酒飯,與詩人同席坐定,飲酒絮語:切莫嫌酒味淡薄。時逢戰(zhàn)亂,土地荒蕪,連童稚都要服兵役,誰來種田?沒有糧食又拿什么釀造醇酒?幾句話表現(xiàn)出父老的淳厚質(zhì)樸。“請為”兩句是詩人酬答語:父老鄉(xiāng)親正當兵革未息,生計艱難,卻至情如此,我感而有愧。此番席間對言的場景被詩人刻畫得頗具風致,標格特出。父老一言,淡而不薄,詩人一語,厚而不滯,神韻天然,最自依人。以此之故,方有“歌罷仰天嘆,四座涕縱橫”的結局。世事亂無象,民風卻淳樸猶存,正是使詩人所“愧”之由。此一首詩幾乎全用白描手法,真實地再現(xiàn)了那最為動人的一幕,人真,事真,語真,情真。獨存天趣,感人至深。
《羌村三首》側(cè)重不同,各有所敘,但同是“還家”時見聞感受。三章分別描敘三個場景,表現(xiàn)出來的無一不是人倫篤厚,情感純真。詩人飽經(jīng)世態(tài)炎涼之苦,對于妻兒之歡情,父老之摯意,尤其感動深刻,全詩恰恰由是而發(fā)。
上一篇:李白《經(jīng)下邳圯撟懷張子房》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蘇軾《臘日游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