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鷓鴣天》原文賞析
祖國沉淪感不禁,閑來海外覓知音。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
嗟險阻,嘆飄零,關山萬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當祖國危亡沉淪之際,奮力沖破千年封建觀念的束縛,只身遠渡海外,不惜個人身軀,探尋救國救民的真理,以柔弱之身而充具陽剛之氣,英氣勃勃,不讓須眉,這就是這首詞所凸現出的女革命家秋瑾的形象。
按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傳統,女子無獨立的人格,不必也不能過問國家危亡大事,而此詞起句便是“祖國沉淪感不禁”,詞人為祖國的安危感慨焦慮,耿系于心,開首就表現出不同于一般女子的闊大胸襟。“閑來海外覓知音”,非但是感嘆,更投入行動,遠渡海外,覓求知音,尋找救國之道。“閑來”並不是真正的閑,而是包含了沉重的傷痛感。上闋末,詞人抒發了崇高的抱負,面對著被列強瓜分割據的殘缺金甌,面對著帝國主義侵占我臺灣、遼東半島的嚴酷事實,詞人發誓: “為國犧牲敢惜身! ”一股豪氣充盈字里行間。
在封建社會,一個女子要置婦道于不顧,離家遠行,投身革命,就必須忍受不被理解乃至誤解的孤獨,會遇到許多我們今天所難以想象的阻力、困難,其中有人為的阻力,客觀的困難。因之,下闋起句“嗟險阻,嘆飄零”,看似平淡,而實則包含了豐富的內容,濃縮、凝聚了種種艱辛的經歷、體驗和深沉的慨嘆。然而,種種險阻之困、飄零之苦並沒有稍減詞人尋求真理的熱情,而是更添她愛國救亡的決心,“關山萬里作雄行”,關山萬里若等閑的雄壯氣概,躍然紙上。“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英物,英俊的人物,英雄人物,一般用于稱譽男子。而此句著一“休言”,即于平淡中透出丈夫氣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女子亦有責,那龍泉寶劍的壁上鳴,不正是女詞人極盼投入救國救民斗爭的心聲嗎!詞句鏗鏘,錚錚作響。
這首詞,是秋瑾1904年到日本后所作。全詞不事雕琢,直抒胸臆,充盈著救國熱忱,洋溢著愛國深情,格調高昂,豪氣逼人。詞格有如人格,讀詞如見秋瑾其人,英姿勃勃,情熾氣豪,全無封建女子的閨閣氣,呈現出“鑒湖女俠”濟民救國的英雄風姿。以女子而有如許豪放氣概、超邁之言,讓人頓生敬佩之意。
上一篇:《朱祖謀·鷓鴣天》原文賞析
下一篇:《魏初·鷓鴣天》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