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山·哪吒行宮
位于宜賓市城西。主峰海拔503米,山上有人造森林3400余畝,有樹木花草128科245屬450種。翠屏山以森林自然景觀兼有文物古跡、人文景觀而聞名,成為我國的第二大城市森林公園。昔年山中多古剎,樓臺晚照,梵唄鐘聲,竹韻松濤,令人神往。北宋詩人、書法家黃庭堅謫居宜賓時,贊賞翠屏山風光為“山繞樓臺鐘鼓晚”。“翠屏晚鐘”為宜賓八景之一。山間建有清代殿宇軒敞的古建筑“翠屏書院”,為宜賓的最高學府。院前一對鐘鼓樓,古樸典雅,對稱工整,現辟為民族英雄“趙一曼烈士紀念館”。翠屏書院北面山腰有唐代石刻千佛巖,石壁上千佛浮雕像造型莊重,形態各異,藝術精細,成為翠屏山上一大景觀。此外,山上還重建和新建有“哪吒行宮”、“一覽三江樓”、“三友亭”、“蜀南樓”、“觀景樓”等景點和娛樂設施。麗日當空,登觀景樓俯瞰宜賓全城,層樓櫛比,三江匯流,三塔鼎立,大橋飛架;七星山、天柱山、登高山、真武山與翠屏山遙遙相望。山、水、塔、橋、廊、亭、樓、榭、池渾然一體,別具一格,景色秀麗,蔚為壯觀。哪吒行宮座落在宜賓城西翠屏山腰,重建于1991年。取古典神話小說《封神榜》上的神話故事,即哪吒自刎后,魂無依托,師傅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令哪吒托夢于其母殷氏夫人,在翠屏山修建哪吒行宮而建。哪吒行宮為混泥結構仿古建筑,占地面積二千余平方米,建筑面積一千多平方米。行宮依山就勢修建。布局合理,造型古樸,斗拱雕梁,外廊回繞,飛檐翹角,寶頂凌霄。行宮主要有仙蹤勝跡牌坊、太子廟、哪吒洞、靈珠圣水、靈石等景點。太子廟為雙層仿古結構,主要供奉有哪吒直立神像。哪吒洞在太子廟北面山麓,洞內供奉有哪吒盤腿坐式神像。兩尊神像造型生動,栩栩如生。洞門上方雕鑿有燃燈道人贈與李靖的玲瓏寶塔。
〔古詩文賞析〕 翠 屏 遠 眺清·胡瀛
斷續云橫面面山,翠屏深處古禪關。
石城遠控雙流外,煙火高騰萬樹間。
卻厭世情多眼白,不愁歲歉且心閑。
從茲接引天衢路,笑著前鞭任往還。
詩人離開了宦游在外的任所,回到山明水秀的宜賓故鄉,在家清閑的日子里,首先想到登臨游觀的美景,就是宜賓八景之一“翠屏晚鐘”的古跡勝地。附城的翠屏山上,一草一木都能引起歸來游子的縷縷情思,因而抒寫了這首意境深遠的七言律詩。
首聯兩句,詩人首先展現登高遠眺,全城在望,飽覽雙江如帶,天柱、真武、七星、東山,四面環繞的高遠景色,視野開闊。晴朗的天空,飄忽著的層云,橫繞于古城周圍的峰巒之間。深山藏古寺,翠屏山的深處,隱隱約約地由樹林間透露出幾處紅墻碧瓦的梵宇瓊宮,這些是傳揚著神話色彩的哪吒古廟。廟中仙洞以及千佛石像和它的千佛寺等古剎禪寺,正是“翠屏晚鐘”沉洪音響飄揚空際的來源,豐富了翠屏山色的古樸風光。
頷聯兩句對仗,進而反映詩人游目騁懷,縈系遐思,觀近及遠,浮想聯翩,由“翠屏”而憶念起遠在百里外的橫江“石城”,也就是由近處的“翠屏晚鐘”之聲,而聯想到遠處“石城朝霞”之色。聲、色與虛、實相互結合,因而使人感到意境深遠。緊接著詩人看到了山下萬戶人煙的全城景色。當千家萬戶炊煙四起的時候,那高高飛騰的縷縷青嵐,就縈繞在眾多的疏林之間,形成一派有如云蒸霞蔚,彌漫著風煙的古城景象。這兩句寫了由遠而近,由虛而實,由想到遠處“石城”而看到近處青煙,再寫了雙流、萬樹,就烘托出了“遠眺”中的豐富景色。
頸聯兩句,抒寫由景到情,由今天閑適的翠屏暢游感想到過去的宦海浮場,仕途艱險,在經歷著的一些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中,很討厭那些驕橫自傲,瞧不起人的白眼相待;作為一個賢官清吏,必須隨時關心著民間疾苦,注意“民以食為天”的稻粱收獲等;而今天感到無官一身輕,既有登山游覽的閑暇心情,又不再愁老百姓的歲歉少收了。
尾聯兩句,概括了自己對今后生活道路的想法。從此以后的生活,既不為艱險的宦途所羈累,就如把我引導上了過神仙生活的天街之上,讓我能歡笑著策馬前沖,來往自如,自由自在過晚景生涯了。表現詩人罷官回鄉的心境。
全詩的立意構想,著眼在一個“遠”字。寫景抒情都從遠字著筆。寫遠山、遠古寺廟,想到看到的遠景,遠在過去的世情,今后自己的長遠生活等,故爾使人感到意景深遠,耐人體味。
(熊明宣)
〔現代散文〕 第一次游翠屏山是在1964年,距今已多年,如今“而立”的我,每每憶起那次爬山總不免神思恍惚,心旌搖動。
那次登翠屏,我最感新鮮的,一個是熊島的大黑熊,一個就是哪吒廟。哪吒廟在山頂上,幾百級石梯筆直地陡立而上,就象一架通往祥云繚繞的瑤池仙境的天梯。記得那時,我稚氣地拼命地沿石梯往上跑,累得“四腳著地”了,就干脆把衣服脫掉,搭在肩上,還是向上跑啊跑,也不管路旁歇氣的大人們的陣陣哄笑。
喘氣如風箱的時候到了千佛巖。這是個城門洞樣的建筑,四周石壁上刻著許多石佛。有一千沒有?我無暇去細數,只是“傻癡癡地”盯著瞧那些袒胸露肚、肥頭大耳的羅漢,繼而戰戰兢兢地伸手去摸摸他們的腦袋,捏捏他們的腿臂,覺出果然是石頭雕的而不會閃出“掌心雷”來,這才放了心。
千佛巖后面就是哪吒廟。據說,哪吒自刎后托夢給他的母親,要她在翠屏山上給他造一座廟宇,他母親疼兒心切,就背著李靖在翠屏山上修了座哪吒廟。老百姓懷念這個為民造福除害的小英雄,四時祭奠,香火不絕。這個傳說很美。
哪吒廟背靠陡崖,面臨絕壁。天梯旁就是禪房。這里,我第一回看見了穿青布長衫,光頭的和尚,很詫異他們和普通人并沒得什么兩樣,絕無白日飛升的蛛絲馬跡,頂多只是青頭皮上多幾個黑點點而已。大殿門口塑著一個唇紅齒白,英姿勃發的少年。他戴銀盔,披金甲,提一支點鋼槍,雖威風凜凜,卻一點也不殺氣騰騰,渾身上下透著一股孩子氣,令人可親可愛。你瞧,他還對我笑呢,一雙頑皮的眼睛好象在說:“這有什么了不起,還你龍筋就是。”我繞著他看了又看,望了又望,還伸手摸摸他身上翩然欲飛的飄帶,硬硬的,原來是泥巴和竹篾作的。“請勿動手”,傳來和尚的聲音,我吐吐舌頭,對哪吒扮個鬼臉。哪吒也笑了,還我個鬼眨眼。
飛殿上千篇一律坐些打瞌睡的菩薩。那時我只知道名聲最大的一個——如來,其余是些什么東西,“丈二和尚——摸頭不知腦”了。雖然這些菩薩比哪吒大得多,線條也柔和得多,卻與我童稚的感情格格不入,總覺得有些怕他們,倒不如那個歲數跟我差不多大的哪吒親熱。爐鼎上香煙裊裊,香火若明若暗,供碟里裝著芝麻餅干、蛋條、花生米,大概這些都屬于誆小孩的范疇。所以,不食人間煙火的大菩薩們都垂下眼皮,瞧都不屑一瞧,可我——不怕你笑話——卻咽了好幾次口水。
大殿座北朝南,朝南的一面沒有墻,只有半人高的木欄,光線充足,不像以后看到的廟宇那樣陰森。禪房里的和尚約莫倦了,扭開半導體收音機,古剎里頓時充斥了“現代洋機器”的鬧聲。川劇《秋江》伴著香煙在雕梁畫棟間縈繞,真有點不倫不類,頗含滑稽。憑欄遠眺,視野相當開闊,宜賓城沙盤一樣托在眼前,歷歷可辨。左邊一條銀色的飄帶飄過,右邊繞過金色的飄帶一條,兩條飄帶在合江門匯成寬闊雄壯、舉世聞名的長江!江心一絲黃白分明的界線,如同一柄利劍把長江劈成兩半——一半清澈見底,一半渾濁不清,真是故鄉的一大奇觀!遠山朦迷在一片漫漫云霧之中,朦朦朧朧,混沌不分;浩蕩的長江仿佛打腳下鼓涌而出,波濤滾滾,洶涌而去,在云遮霧罩的兩山夾峙處倏地拐過彎去,不見了。想起課本上“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的名句,這才總算有些懂得了。
(周洪林)
〔民間文學〕 世間上的奇事就是多,當你站在宜賓市南廣鎮某一個位置看真武山和翠屏山時,一個奇跡出現了:兩個聯體山形,真象是個美人躺臥在蒼穹之下,有頭、有頸、有胸、有腿,枕南向北,安詳自在,嫻靜美麗。人們說:“睡美人”,就是哪吒的母親殷氏夫人。因為她至死都在護衛著自己的愛子哪吒。說玄也玄,哪吒修煉的洞府就正是在翠屏山中,好像就是躺在母親的懷抱里呢。
當年,哪吒在九灣河中洗冷水澡,無意中打死了前來尋釁的東海龍王敖光的三兒子敖丙,四海龍王聯名向玉皇大帝告御狀。玉皇不問情由,下令去捉拿哪吒為敖丙抵命,哪吒被迫自殺。
哪吒肢解了自己以后,一股陰風把他的三魂七魄托在空中飄呀,蕩呀,直向金光洞飄去。進得洞府,他抱著師父太乙真人訴說自己冤屈。太乙真人安慰他說:“不要緊,我還你一個全身就是。”說著,在天池中折來一枝荷葉,將哪吒魂魄躺在荷葉之上,吹口仙氣,使哪吒再生。
為了哪吒能潛心修煉,將還人身,太乙真人要哪吒去風景秀麗的翠屏山上建造一洞府。哪吒只有托夢給母親,求她相助。殷氏夫人將哪吒的囑托告訴李靖,李靖不但不同意,反而大罵哪吒是個惹禍的妖精。殷氏夫人只好拿出私房銀子叫下人在翠屏山腰造了一個哪吒洞府,并塑了一個哪吒神像。哪吒有了歸宿,一心向善,凡來燒香求助者都給予以滿足。所以四方來求愿者絡繹不絕,都說哪吒菩薩靈驗。
誰知,這事被李靖知道了,怒火中燒,罵哪吒愚弄黎民,命人把哪吒洞府拆毀,擊碎神像。哪吒云游回府一看,知道是父親絕情所為,于是,父子倆反目成仇,哪吒要追殺李靖報仇。幸得靈鷲山上的燃燈道人從中調停,才沒把問題鬧大。
殷氏夫人知道這事后,一面責罵李靖無情義,對兒子過于狠心;一面決心自己上山守衛,以保護兒子安心靜修。于是她就橫臥下來,把哪吒抱在懷里,不讓任何人去侵犯干擾。天長日久,竟成了兩座相聯的山體——翠屏山和真武山。
(李力 整理)
上一篇:描寫《筆架山》的詩詞與文章
下一篇:描寫《艤舟亭》的詩詞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