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這是王維描寫初夏新晴的田野風光的一首代表作,意境清新流麗,表現了大自然的靜美和詩人對和平生活的熱愛。
詩歌開頭兩句,便由詩題“新晴野望”切入,著力寫雨后初晴時眼界的開闊、原野的空曠。首句“新晴原野曠”,就鮮明地點出了這個特點。而原野的空曠達到了何等程度呢?詩人說:“極目無氛垢”。這是說,盡你的目力所能達到的地方,沒有一點塵垢來遮掩你的視線。周圍的一切景物,遠的,近的,都經過雨水的洗禮;天一放晴,各種景物都顯得那么清晰,那么清新。這對于視覺說來,簡直是一種享受。這樣由視覺的自由感來表現原野的空曠,是很新穎的,很有藝術力量的,不僅準確地抓住了雨后初晴的特征,也使我們體味到詩人賞心悅目的美感愉快。這兩句詩,就好象一首抒情曲,一開始便以健康、明朗的旋律,把我們引入美的境界。
后面六句,都是寫詩人“新晴野望”時具體的所見。如果說開頭兩句是虛寫,那么后面六句都是實寫。實寫部分又分為三組形象。首先一組是:“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城郭的大門與江邊的渡口原是有一段距離的,可是遠遠望去,它們好象緊緊挨在一起;村落里的樹木與山里的小溪原來也是有一段距離的,可是遠遠望去,它們好象緊緊連在一起。這些平時習見的事物,本來覺得平淡無奇;然而,在雨后初晴眺望之下,卻給人以新鮮的形象、新鮮的感受,仿佛是視覺的新發現,激起人清新的詩意。
又一組形象是:“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說是在田野外的遠處有江水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在山嶺后的高處還有山峰露出蒼翠的峰巔。這真是一幅深邃的山水圖畫。上一句說水(水田之水)外有水,風景有深遠之趣;下一句說山后有山,風景又有高遠之趣。而且,色彩又是很生動、很和諧的。寫水是“白”色,那是水在陽光下晃動閃耀的亮光;山是“碧”色,那是山上的植物呈現的色彩。白水碧峰,一個生動,一個幽靜,形成一幅既是靜美的、又有生氣的和諧畫面。這樣,寥寥十字,便點染出層次分明的圖畫、清新流麗的意境。
最后一聯寫道:“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詩經·豳風·七月》有“馌彼南畝”詩句;這里用“南畝”泛指農田。詩意是說,在這美好的自然景色之中,農民趁著雨后初晴,家家的老老少少都在忙著農活哩。這又在恬淡幽美的水光山色間,添寫了一筆農家忙碌的勞動生活。一切都是安靜的,安適的,這里農家的抓緊農時的勞動也顯得是安樂的、可愛的。這不僅使全詩的境界平添了生活的氣息、生命的活力,也抒發出詩人對和平生活的愛戀之情。
總之,這首詩語言清新,詩境清麗,洋溢著詩人對生活的熱愛,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上一篇:李璟《攤破浣溪沙》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李白《早發白帝城》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