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竹枝詞是唐代樂府曲名,本是巴渝(今四川東部)一帶民間歌曲,唱時以笛、鼓伴奏,同時起舞,聲調動人,唐玄宗時采入教坊,劉禹錫據民歌改作新詞十一首,歌詠巴山蜀水的自然風光和民間習俗、男女戀情。他保存了民歌語言通俗優美、音調瀏亮、節奏明快、情思宛轉動人的特點,比一般文人之作更有一番清新自然、健康活潑的韻味,而且充滿生活情趣。這首“楊柳青青”更是膾炙人口的名篇。竹枝詞這種體式,后世繼作者頗多。
“楊柳青青”這是一首小詩,全詩只四句:起句寫來看似平平,卻是一幅寧靜、恬美的風景畫:江邊垂柳青青,江中流水靜靜。
這畫面是詩中少女初戀的背景,也是她眼前所見到的東西!
第二句寫她所聽到的東西:
忽然,江上傳來了歌聲,好熟呵!這是情郎的歌聲!以上兩句寫的都是景。
他在唱誰呢?為誰而唱呢?三、四句則轉而寫情:沉浸在初戀中少女的微妙而忐忑的心理!姑娘早就愛上這個小伙子,然而誰都沒有明確表示過,他來了,他邊走邊唱,是唱給我聽的嗎?是對我有意嗎?唉!真象那黃梅時節的晴雨日,一邊在出太陽,一邊在下雨,是算晴(情)呢,還是不算晴(情)呢?作者用了一個樸素的比喻,用了一個諧音詞。巧妙地表現了初戀少女那迷惘、眷戀、猜測、希冀、等待的復雜心理。詩寫得十分含蓄而意在言外,既把人物那一種羞澀而又熱烈的愛用一幅平靜的畫面襯托著描繪得維妙維肖,而實際上又表現了這位少女率真爽健的個性。令人玩味不盡!
用諧音詞來含蓄地寫情,是中國歷代民間情歌中常見的一種表現方式。劉禹錫仿用了這種源遠流長的手法,不僅承繼了傳統,而且對于他的詩歌創作來說,則表現出了一種他人不及的獨特風格。
上一篇:劉禹錫《秋詞二首》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劉禹錫《竹枝詞九首》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