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
樂宮多暇豫,望苑暫迴輿。鳴笳陵絕浪,飛蓋歷通渠。
桂亭花未落,桐門葉半疏。荷風(fēng)驚浴鳥,橋影聚行魚。
日落含山氣,云歸帶雨余。
這是庾信奉和梁簡文帝《山池》所作的一首詩。庾信生于世代書香之家,少而聰敏,“妙善文詞”,早年受當(dāng)時時代風(fēng)尚影響,注重音律詞藻,推崇華美綺艷,與父庾肩吾以及徐摛、徐陵父子同為皇太子蕭綱的抄撰學(xué)士、彼此唱和往來,創(chuàng)風(fēng)靡一時的“徐庾體”。與其他人相比,庾信這一時期的創(chuàng)作,雖也流麗精致,題材狹窄,但趣味自然悠遠,頗多清新之氣,歷受人們的好評。這首《奉和山池》,便是其中較有代表性的一首。
詩開頭四句,首先描繪了一幅歡快的宮廷游樂圖。“樂宮多暇豫”,宣敘出悠閑逸樂的情調(diào);“望苑暫迴輿”,頗有“停車坐愛楓林晚”之意趣。寫抒情主人公被山池的秀美景色所吸引,不由回車瞻望,留連不前。短短兩句,就把山池的魅力借悠然自得的欣賞品味烘托出來。接著,三四句抒寫在山池中盡情游覽的情景:“鳴笳陵絕浪,飛蓋歷通渠”,人們時而乘木舟在水浪中騰躍,時而驅(qū)快車在大道上奔弛,好不暢快淋漓!山池的景物,隨著人們情緒的激蕩仿沸也跳動起來,全詩的動感節(jié)奏達到高潮。驟然,后六句一轉(zhuǎn),以黃昏的景物描寫,襯托出一種靜謐、寧寂的美:“桂亭花未落,桐門葉半疏”,桂亭悄然枝頭的花朵,桐門疏密相間的枝葉,表現(xiàn)出詩人久久凝望山池景色時,油然而升的恬適和舒暢。“荷風(fēng)驚浴鳥、橋影聚行魚。日落含山氣,云歸帶雨余”,晚風(fēng)徐徐吹動荷花、驚動了在池水中沐浴的禽鳥;夕陽在橋旁投下水影,引來了一行行游魚。遠處,金黃色的余暉、映照出縈繞群峰的山崗,一片片白云掠過,帶來點點清涼的雨滴……這真是一幅清新淡遠的圖畫,它野香撲鼻,沁人心脾,讀之令人疏淪五藏、澡雪精神。尤其“日落含山氣,云歸帶雨余”兩句簡直可以和陶淵明“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相媲美,被后人稱之為“此等六期人出色句,恐盛唐諸公亦不易仿佛也。”中國詩歌美學(xué)家司空圖說過一句很深刻的話:“情性所至,妙不自尋。”以為一切高妙超詣的審美境界。都是隨情感剎那間的真實感受自然而然獲得的。庾信這首詩之所以歷來受到“清新”的贊譽,如大詩人杜甫就稱贊“清新庾開府”,恰恰在于它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因而,雖然講究詞藻聲律、讀之卻宛如“野圃藥花,村香襲人”,有一股清新自然之氣,較之蕭綱徐陵等同時創(chuàng)作的《山池》詩,有明顯的高下之別。
上一篇:林則徐《塞外雜詠》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韋莊《女冠子》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