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朓
綠草蔓如絲,雜樹紅英發。
無論君不歸,君歸芳已歇。
此詩短小雋永。雖然主題不出乎傳統的游子思婦相思的范圍,但在構思與表現上,自出機杼,頗見新意。通篇采用第一人稱的口吻寫出。吟哦這首小詩,如見一位少婦浴著春光,正在下意識地向思念中的丈夫吐露心曲。
前兩句作景語,寫“綠草”,寫“雜樹”。綠草“蔓如絲”,言其長;雜樹“紅英發”,道其艷:草綠花紅,正當盛春。這兩句似對非對,“草”、“樹”對舉,“紅”、“綠”相映,春光滿眼,其景色之美令人聯想起丘遲筆下的“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寫草樹,是具體展示春色;寫春色,是從對應的角度表現心中的春情。于是,“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閨怨》)的感情跌宕,不覺在平靜的心湖中波翻浪涌,詩作也就自然地折入抒情的三、四句。
三、四句中的“君”,指出門在外的丈夫;“芳”字反扣一、二句,是“紅英”,是“綠草”,也是草綠花紅以外所有的春的線條,春的色彩,春的音響,春的芬芳。這兩句的字面意思是:不要說你不回來,即使你回來,那時候春天也已經過去,不可能再欣賞到這樣大好的春天景色了?!胺肌弊终Z意雙關,既實指春色春光,更喻指自身極易消逝的青春時光。所以后兩句,不只是在為丈夫的遲遲不歸、不能欣賞到春景而惋惜,更是因韶華易逝、夫婦不得團聚而抒怨寫恨,黯然神傷。三、四句的遣詞造句很有講究。第三句用排他法,以“無論”二字排除“君不歸”的這種最壞的可能性,第四句以退為進,剝進一層,五個字組成一個復合句,以讓步副句“君歸”一頓,再以主句“芳已歇”推開。經過三、四句這樣反復摩蕩,思婦心中曲曲折折的思念中充滿怨恨,怨恨時思念更深的感情,相當細膩而又深入地表現了出來。
此詩在構思與表現上的獨特處在于,明明是自己思念丈夫,卻處處從關懷對方的角度寫出;詩人要抒寫的是思念與怨望的感情,卻全化作景色描繪與歸遲春老的訴說。因而篇幅雖小,卻又并不一覽無余,相當典型地代表了謝朓小詩清麗自然而又含蘊豐富的藝術特色。
上一篇:韓偓《夏夜》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杜荀鶴《傷硤石縣病叟》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