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唐宋五代詞》
本名岐,字飛卿。祖籍祁縣(今山西祁縣)。他是唐初宰相溫彥博的后裔。早歲穎悟,才思敏捷。然好游狎邪,時人以為有才無行。屢試進士不第。宣宗大中九年(855),以攪擾科場罪遭貶黜。懿宗咸通四年(863),醉酒犯夜,為揚州虞侯所擊,敗面折齒,污行聞于京師,后貶為方城尉。詩、詞、文皆精工。以駢文與李商隱、段成式并稱“三十六體”(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故名)。始大量作詞,為“花間派”詞之先導。以詩與李商隱并稱“溫李”。所作五、七言古詩師法李賀,辭藻瑰麗,意頗悲涼。明胡應麟稱譽曰:“俊爽若牧之,藻綺若庭筠,精深若義山,整密若丁卯,皆晚唐錚錚者。”(《詩藪·外編》卷四)
宋黃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一:“溫庭筠詞極流麗,宜為《花間集》之冠。”
宋張炎《詞源》卷下:“詞之難于令曲,如詩之難于絕句,不過十數句,一句一字閑不得。末句最當留意,有有余不盡之意始佳。當以唐《花間集》中韋莊、溫飛卿為則。”
明胡應麟《詩藪·雜編》卷四:“蓋溫、韋雖藻麗,而氣頗傷促,意不勝辭。”
清彭孫遹《松桂堂全集》卷三七《曠庵詞序》:“如溫、韋、二李、少游、美成諸家,率皆以秾至之景寫哀怨之情,稱美一時,流聲千載。”
清張惠言《詞選序》:“自唐之詞人李白為首,其后韋應物、王建、韓翃、白居易、劉禹錫、皇甫松、司空圖、韓偓并有述造,而溫庭筠最高,其言深美閎約。”
清周濟《介存齋詞論雜著》:“詞有高下之別,有輕重之別,飛卿下語鎮紙,端己揭響入云,可謂極兩者之能事。”“皋文曰:‘飛卿之詞,深美閎約。’信然。飛卿醞釀最深,故其言不怒不懾,備剛柔之氣。針縷之密,南宋人始露痕跡。《花間》極有渾厚氣象,如飛卿則神理超越,不復可以跡象求矣。然細繹之,正字字有脈絡。”“毛嬙、西施,天下美婦人也,嚴妝佳,淡妝亦佳,粗服亂頭,不掩國色。飛卿,嚴妝也;端己,淡妝也;后主,則粗服亂頭矣。”
清劉熙載《藝概》卷四:“溫飛卿詞精妙絕人,然類不出乎綺怨。”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足本》卷一:“飛卿詞全祖《離騷》,所以獨絕千古。”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足本》卷九:“千古得《騷》之妙者,惟陳王之詩、飛卿之詞,為能得其神,而不襲其貌。”“飛卿詞,大半托詞帷房,極其婉雅,而規模自覺宏遠。周、秦、蘇、辛、姜、史輩,雖姿態百變,亦不能越其范圍。本原所在,不容以形跡勝也。”
清陳廷焯《云韶集》卷一:“飛卿詞以情勝,以韻勝,最悅人目,然視太白、子同、樂天風格,已隔一層。”“飛卿詞綺語撩人,開五代風氣。”“唐代詞人,自以飛卿為冠。”
王國維《人間詞話》:“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
上一篇:《兩宋詞·李清照·武陵春》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黃孝邁·湘春夜月》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