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石孝友·眼兒媚》石孝友
石孝友
愁云淡淡雨瀟瀟①。暮暮復朝朝②。別來應是,眉峰翠減③,腕玉香銷④。小軒獨坐相思處⑤,情緒好無聊⑥。一叢萱草⑦,幾竿修竹,數葉芭蕉。
注釋 ①瀟瀟:形容小雨。②“暮暮”句:出自戰國楚宋玉《高唐賦》:“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愿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③眉峰:眉毛,眉頭。④銷:消除,消散。⑤軒:以敞朗為特點的建筑物,如亭、閣、棚之類。⑥無聊:郁悶;精神空虛。⑦萱草:多年生宿根草本,古人以為種植此草,可以使人忘憂,因又稱忘憂草。
春泉小隱圖 【明】 周臣 故宮博物院藏
鑒賞 這是一首懷人之詞。
上闋首句點出了節候,這是個陰雨綿綿、愁云淡淡的日子。為什么在雨天懷人,詞人并未交代,但我們知道,古典詩詞中,雨的意象常與愁思密切相關,秦觀“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浣溪沙》),賀鑄“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青玉案》)都以雨來比喻愁思,造語新奇。“淡淡”和“瀟瀟”表達的是一種平淡卻又略略透露出苦澀況味的輕愁,迥異于洶涌澎湃、大起大落的心情,這就給整首詞定下了一個感傷的基調,為寫相思做好了鋪墊。“暮暮復朝朝”五個字十分耐人尋味,有實寫,也有虛寫:實寫,道出了陰霾的天色,淅瀝的小雨從早到晚,日復一日地重復,令人覺得時間無比漫長,心情無比寂寥憂傷;虛寫,則化用了楚王遇巫山神女的典故,暗示了詞人的愁緒來自理想的被阻隔,這種阻隔存在一天,詞人的憂傷就延續一天。首二句用了四個疊字描寫環境,以聲傳情,自然而巧妙。接著“別來應是”三句,詞人沒有直接寫自己與情人分別如何難過,相思之情如何難熬,卻寫了自己想象情人在分別之后,如何妝容不飾,形神憔悴,這就更反襯出自己相思的綿長,用筆曲折深婉。這種寫法,與柳永的《八聲甘州》“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從對方的角度寫相思之情,似寫別人而實寫自己,運思非常精巧。
下闋正面描寫自己的心情,一個“獨”字,道出了孤獨、寂寞之情,或許這小軒留下了詞人與情人昔日歡會的痕跡,所以如今獨自一人閑坐小軒中,觸物傷懷,心情更加寂寥憂傷,精神更加苦悶空虛。于是詞人的心緒便凝結在了萱草、修竹、芭蕉上。“萱草”又名“諼草”,古人認為它可以忘憂,作者相思心切,即使得到了忘憂草也不足以忘憂,這就更突出了相思的悠長與連綿。唐杜甫《佳人》詩有“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之句,修竹不僅表現了主人公品質之高潔,節氣之忠貞,而且還包含了幽怨與愁緒在其中。李商隱《代贈二首》有“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之句,芭蕉亦與憂思相關聯。萱草、修竹、芭蕉三個意象,看似信手拈來,卻包含了豐富的情感在其中,欲忘憂,然而眼前景物卻時時引發愁思,使詞人有了一種無可奈何的傷感。整首詞沒有任何華麗的辭藻,通篇都用白描,卻將情與景融合得恰到好處,清麗雋永。
石孝友在宋代算不得最出色的詞人,然而他的這首小令匠心獨運、清新淡雅,無疑是詞中佳作。明人楊慎《詞品》卷二評曰:“次仲詞在宋未著名,而清奇宕麗如此。宋之填詞為一代獨藝,亦猶晉之字、唐之詩,不必名家而皆奇也。”(常迎春)
招仙圖 【明】 張靈 故宮博物院藏
上一篇:《兩宋詞·張孝祥·眼兒媚》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洪咨夔·眼兒媚》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