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水龍吟 次韻章質夫楊花詞》·蘇軾
蘇軾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此詞詠柳絮,“似花還似非花”——這開頭一句,說它既像花兒,又不像花兒。“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沒有人會對它的“墜落”產生憐惜心情,任由它在大路上隨風飄泊。“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想象它是一位閨中少婦。“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這位少婦如今正在入夢,夢見自己去找尋夫婿,不料還在中途,就給可厭的黃鶯兒吵醒了。“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楊花非花,所以不必怨恨飛盡:但是此花飛盡,卻說明春光已逝,西園里的繁花從此紛紛飄零了,那卻是很可惜的。“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如果柳絮可以代表春天,看起來,春天的氣息三分之二已經變成塵土,剩下的三分之一又變成流水,一去不回了。“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只有思婦和游子的眼淚,才如此地紛紛揚揚無窮無盡;才能夠陌上閨中,無所不在。至此,詩人以強烈的夸張、濃摯的情感,把全篇收束得異常飽滿。
上一篇:陳亮《水龍吟春恨》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呂同老《水龍吟浮翠山房擬賦白蓮》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