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張岱2
功名耶落空,富貴耶如夢。忠臣耶怕痛,鋤頭耶怕重。著書二十年耶竟堪覆甕3,之人耶有用莫用4?
1本文選自《瑯嬛文集》。2張岱(1597-1679):字宗子、石公,號陶庵。明末清初散文家,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瑯嬛文集》等。3覆甕:原作覆瓿(bu),比喻著作毫無價值,只可用來蓋醬缸。語出《漢書·揚雄傳》:“吾恐后人用覆醬瓿也。”后多用于自謙。4之人:此人。莫用:沒用。
【析點】 為自己的小像題辭,帶有反思與總括自己一生的性質,本是極其嚴肅的。但張岱此文卻極盡自我調侃、自我嘲諷之能,嘻笑打趣,簡直是在開自己的玩笑。
首先,他用戲謔之語進行自我調侃,句句中間用語氣詞,通篇俗言俚語,用了韻未見高雅反帶了些許的油滑。嚴肅的自我“鑒定”與此種語言形式的矛盾,使此文取得滑稽詼諧的效果。其次,作者對自己一生全面否定,百般嘲弄,似是一生毫無可取,以“之人耶有用莫用”的疑問作結。對自己的玩笑開得真是過分,甚至可說是玩“己”不恭。但是,張岱其人到底有用沒用?且不說其文學和史學方面的成就足以不朽;即明亡后“披發入山”不事清廷的氣節也令后人欽佩不已。只有充分相信自己人生價值的人,才有勇氣暴露自己一生的缺憾。
元代戲曲家鐘嗣成拿自己的相貌進行自我嘲弄,他的小令《一枝花 ·丑齋自序》說自己的相貌是:“灰容土貌,缺齒重頰,更兼著細眼單眉,人中短髭鬢稀稀……有一日黃榜招收丑陋的,準擬奪魁。”他不自諱貌丑,且自號“丑齋”。張岱的《自題小像》可能受了鐘嗣成的影響。鐘嗣成的小令實際是對當時上層社會以貌取人的反叛,張岱的這篇“自題”顯然也是憤世嫉俗之作。其實,他的《自為墓志銘》倒是對自己的一生作了較為詳盡而公正的評價
上一篇:《腌蛋》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致徐小淑絕命辭》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