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思詩》言情贈友詩歌
春草醉春煙,深閨人獨眠。
積恨顏將老,相思心欲然①。
幾回明月夜,飛夢到郎邊。
此詩是寫別后相思之情的。
首二句,作者大筆勾勒,寫出時令、景色、人物、環境,為下面寫少婦纏綿而熱烈的春思張本。春草萋萋,春煙如絲,春光灑遍大地,春意令人陶醉,如此良辰美景,有人卻獨眠深閨,衾寒枕冷,形單影只,百無聊賴。這里,醉人的春意與深閨的孤寂形成鮮明的對比,暗暗透出了閨中之人傷離念遠的苦痛。中間二句緊承 “獨眠”生發,深入少婦的內心世界,寫出她孤守空閨的強烈感受,靈魂底層的悸動。“積恨顏將老,相思心欲然”,二句用一 “積”字、“然”字,可見相別之久,相思之悲,相憶之苦,相愛之深。這久別之怨恨愁苦,與王昌齡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 《閨怨》 )所寫的忽然感觸之悔不同,乃是年深日久積壓起來的,它更深、更烈,也更折磨人。李白詩云: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 《長干行》 )丈夫久別未歸,少婦夜夜獨眠,思悠悠,恨悠悠,如何不使她花容減損? 舊時俗話: “見多情易厭,見少情易變。”這首詩中女主人公的可貴之處在于闊別而情愈深,跡疏而心不移,久別后熱切而強烈的相思常教她坐臥不寧,心如火燎,所以說 “相思心欲然”。詩的最后兩句寫道: “幾回明月夜,飛夢到郎邊。”從現實到夢境,用翻進一層的寫法,說不知有多少個明月之夜,這位少婦在夢中飛到了丈夫身邊; 意思更深,感情更厚。常言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丈夫未歸,少婦坐想行思,牽腸掛肚,于是形于夢寐。夢中雖能相見,但一夢醒來,依然孤枕獨眠,則其情懷可知。春意撩人,月照繡幌,如此好天良夜,本為歡會佳期,而今卻形同虛設,這位少婦如何不倍添惆悵?心情既然倍添惆悵,自然難以繼續成眠,觸緒生愁,愈感到自己的孤寂,則其怨更甚,其思更切,其愛更深。到這里,一個對愛情熱烈、執著、堅貞不渝的閨中思婦的形象便躍然紙上,詩人預期的藝術效果也就達到了。
“思”是本詩主眼。詩人緊扣這個 “思”字,由景而人,緣景及情,從表到里,從現實到夢中,如剝繭抽絲,層層深入,環環相扣,深刻而真摯地表達了思婦內心所蘊藏的感情。全詩造語平淡,隨情涉筆,并不刻意經營,只眼前景,口頭語,而深情幽怨,自具渾樸自然之美,誠所謂 “無意求工而自然入妙”。(沈德潛語)
注釋
①然:通“燃”,燒也,見《說文》。
上一篇:《閨思》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閨怨》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