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與義
登岳陽樓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dòng)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shí)。
萬里來游還望遠(yuǎn),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吊古風(fēng)霜里,老木滄波無限悲。
作者簡介 陳與義(1090—1138年),字去非,自號(hào)簡齋,祖籍洛陽。登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上舍甲科。高宗紹興(1131—1163年)中,歷任中書舍人,拜翰林學(xué)士,參知政事。著有《簡齋集》,《鶴林玉露》稱“詩人遭值靖康之亂,崎嶇流落,感時(shí)恨別。”其詞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
題解 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四月,金兵攻破開封,徽宗、欽宗二帝被擄,北宋滅亡。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秋天,作者逃難至岳陽,登樓而賦此詩。
簡析 北宋滅亡,詩人為躲避戰(zhàn)亂,顛簸流離三年后逃到了岳陽。詩人在岳陽樓上眺望中原,觀景傷時(shí),抒發(fā)了感懷家國的無限傷痛和憂心時(shí)局的悲哀之情。
上一篇:陳三立《十一月十四日夜發(fā)南昌月江舟行》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陳九思《九日登上海海關(guān)大樓》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