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沁園春 西巖三澗》·劉子寰
劉子寰
云壑泉泓,小者如杯,大者如罌。更石筵平瑩,寬容數客,淙流回激,環繞飛觥。三澗交流,兩崖懸瀑,搗雪飛霜落翠屏。經行處,有丹荑碧草,古木蒼藤。徘徊卻倚山楹。笑山水娛人若有情。見傍回側轉,峰巒疊疊,欲窮還有,巖谷層層。仰視云間,茅茨雞犬,疑是仙家來避秦。青林表,望煙霞縹緲,隱隱鸞笙。
這是一首記游山水詞。作者精細摹寫西巖三澗的山光水色,明寫自己游山玩水所見之景物,暗抒樂山樂水的閑情逸致。
詞的起句,概寫西巖景色。“云壑泉泓,小者如杯,大者如罌”三句,直述山間碧泉點點,小的似酒杯,大的如酒罌。“罌”,古時盛酒的器具,比杯大。接下四句,詳寫山泉情態。“更石筵平瑩,寬容數客,淙流回激,環繞飛觥”,由靜景敘述轉為動態描寫。“筵”,竹席,這里用以比喻巖石。“飛觥”是形容泉花之大。作者泉石合寫,泉是主,石是賓,兩相映襯,目的在于烘托流泉的氣勢。
“三澗交流,兩崖懸瀑,搗雪飛霜落翠屏”三句,是鋪寫西巖三澗。作者再次描繪清泉飛激,泉花四濺的場面。這里各句的動詞都選用得非常準確傳神。如山泉聚合曰“交”,飛流直下言“懸”,泉花飛舞紛揚,一個“搗”字,賦予人化的意識,活靈活現地顯示深山老泉旺盛的生命力。以下三句,作者掉轉筆鋒,敘寫路上的草木。“經行處,有丹荑碧草,古木蒼藤”。
換片之后,作者著意抒發主觀情緒。“徘徊卻倚山楹。笑山水娛人若有情”,極畫作者沉醉在雄渾秀麗的自然山色中的情態。“見傍回側轉”四句,是概括總寫作者的感慨,暗用了放翁“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的詩意。“仰視云間,茅茨雞犬,疑是仙家來避秦。”在如此贊賞之余,意猶未盡,再用“青林表”三句收結。“仙家來避秦”五字,典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劉子寰生活于南宋寧宗嘉定年間(1208~1224),當時的社會戰火連綿不息,南宋小朝廷經常遭受西北遼夏等民族國家的侵擾,經濟衰敗,民不聊生。他選用桃源人“避秦時亂”這一典故入詞,寄托了作者反對戰爭、向往和平的思想感情,也是全詞題旨之所在。
上一篇:劉過《沁園春張路分秋閱》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陳人杰《沁園春問杜鵑》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