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翰《種梅》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凄涼池館欲棲鴉,彩筆無心賦落霞。①
怊悵后庭風味薄,自鋤明月種梅花。②
【注釋】 ①賦落霞:有兩層意思:一指描寫眼前落霞;一指賣弄才華,王勃《滕王閣序》中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名句。
②怊悵(chao chang 超唱):悲傷失意的樣子。后庭:有兩層意思:一為實寫,指自己所居的庭院;一指《玉樹后庭花》,陳后主荒淫無度,不理朝政,常集眾狎客尋歡作樂,自制新曲《玉樹后庭花》,歌詞綺艷,其音甚哀。后陳果亡。《玉樹后庭花》遂成為亡國之音。
【譯文】 初春的孤館池臺寂寞凄涼,三三兩兩的烏鴉驚棲不定,欲下未下。我獨宿在孤館,無心賦詩作文,顯露才華。仕途失意,心情悲傷,更加覺得后庭的春色淡薄無味,只有在明月之下鋤地栽種梅花。
【總案】 這首詩是詩人于宋亡之后,避居武夷山中十年之久,重返故里時所作。縱然詩人所居是池館花苑,但國家已亡,山河依舊,更加引起詩人的傷感。“凄涼”二字為全詩的基調。雖是初春時節,但點點落鴉,欲下未下,一寓流年暗換之意;一寓寓居不定之意。縱然詩人有才華也無從施展,君主已失,知遇無望。在痛定思痛之后,詩人深深追究:南宋之所以會滅亡,是因為不圖恢復,沉緬于醉生夢死的淫靡享樂之中,不能以陳后主荒淫亡國為本鑒。重蹈復轍,使后人更覺悲哀。在異族的統治下,一些人喪失節操,屈節事元,買官求榮;另一些人則不與之同流合污,保持著自身的節操。詩人采取的是后一種處世態度。在明月之下親自栽種梅花。梅花在古代是作為一種高尚節操的象征,詩人正是借對梅花的酷愛表達一個南宋遺民不肯屈節事元,忠于宋室的愛國情懷。
上一篇:文天祥《真州驛》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何異《章少機建小閣用陳伯強韻》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