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鳳簫吟 芳草》·韓縝
韓縝
鎖離愁,連綿無際,來時陌上初薰。繡幃人念遠,暗垂珠淚,泣送征輪。長亭長在眼,更重重遠水孤云。但望極樓高,盡日目斷王孫。消魂。池塘別后,曾行處、綠妒輕裙。恁時攜素手,亂花飛絮里,緩步香茵。朱顏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長新。遍綠野,嬉游醉眠,莫負青春。
據(jù)沈雄《古今詞話》稱: “縝有愛姬能詞,韓奉使時,姬作《蝶戀花》送之云: ‘香作風(fēng)光濃著露,正恁雙棲,又遣分飛去。密訴東君應(yīng)不許,淚波一灑奴衷素……’。”韓亦有詞《鳳簫吟》詠芳草以留別。
上片,敘繡幃人泣別征人情狀。“鎖離愁,連綿無際,來時陌上初薰”,起筆突現(xiàn)芳草之連綿無際,接著點明人物事件。“繡幃人念遠,暗垂珠淚,泣送征輪。” “繡幃人”指詞人的愛姬劉氏。“征輪”指代詞人。“但望極樓高,盡日目斷王孫。” “王孫”二字暗用《楚詞》 “王孫游兮不歸,芳草生兮萋萋”,與白居易“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相通。濃重地渲染了送行者的離愁別恨。
下片,全從想象生發(fā),寫別后繡幃人的凄清處境與孤獨情懷。“池塘別后,曾行處、綠妒輕裙。”一個“妒”字,付予春草以人意,突出著裙人之嫵媚姣好。“恁時”二句專寫往昔。“朱顏”三句,從幸福溫馨的追懷之中,急遽跌落。末二句,一反刻意傷春傷別之常情,忽從離愁別恨之中振起,強作寬慰之言。全詞緊緊抓住芳草的特點,加以突出,寄寓深厚的離愁和愛心,襯托離人的形象。
上一篇:無名氏《鳳棲梧》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吳文英《古香慢賦滄浪看桂》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