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鷓鴣詞①·汪晫》登樓杜甫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蓱z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傷時懷抱不勝愁。野水粼粼綠遍洲②。滿地落花春病酒,一簾明月夜登樓。 明眸皓齒人難得③,寒食清明事又休。只是鷓鴣三兩曲,等閑白了幾人頭。
①鷓鴣詞,詞牌名。 ?、隰贼?línlín),形容水波晃動,非常明亮?! 、勖黜X(mínɡmóuhàochǐ),明亮的眼睛,潔白的牙齒。形容女子容貌美麗,也指美麗的女子。
這首詞是作者感傷抒懷,表達青春逝去時的憂愁之作。詩詞精練短小,語言輕盈精透,不作晦澀縈繞之手腳,讀來明快爽口,情真意切。
詞的首句寫道“傷時懷抱不勝愁”作者開門見山,直抒胸臆,表達自己懷愁傷感的心緒,首句鮮明而直率的為全詞確定基調?!耙八贼跃G遍洲”作者寫景獨到,落筆新奇,他不寫荒草亂崗,不描繪斷壁殘垣,要表達凄清寂寥卻另尋路徑,“野水粼粼”中的“野”字令人心情低沉;“綠遍洲”中的“綠”字,使人毛骨悚然,這是多么令人心寒的景象啊!這便是國難時的故土。上句悲涼尚未消逝,隨后又是黯然神傷流露:“滿地落花春病酒,一簾明月夜登樓。”花落傷懷,是故國凋謝的象征,明月孤照,獨上高樓追思故土。景色凄清,自然情感悲涼,令人思緒萬千?!懊黜X人難得,寒食清明事又休”兩句作者以美人形象喻故國繁盛之景象,臨近清明節,思鄉心更切,同時又在表達對國家的無限憂思之情。詩詞尾句“只是鷓鴣三兩曲,等閑白了幾人頭”詞人通過鷓鴣樂曲的想起,心底牽扯出思鄉懷人的綿長愁怨,沉重地發出慨嘆:光陰飛逝,歲月不停,青春已然被虛度!
作者通過系列的物化景象,提煉出一個整合的意境:愁從心底生,傷情不斷流。在詞句的布局上,情景相隨,富于動感。這當是作者的上乘之作。
鷓鴣作為詩詞意象。一曰離別之意,唐朝張籍《湘江曲》:“湘水無潮秋水闊,湘中月落行人發。送人發,送人歸,白萍茫茫鷓鴣飛?!苯楮p鴣之意象抒悵惘之離愁。二曰悲情,因其聲凄切,常寓艱難之處境,惆悵之心情。清代尤侗《聞鷓鴣》有曰:“鷓鴣聲里夕陽西,陌上征人首盡低。遍地關山行不得,為誰辛苦盡情啼?”。三曰愛情,因喜雌雄對鳴,一唱一和,借此常喻夫唱婦隨,男歡女愛。唐代劉禹錫有《踏歌詞》:“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連袂行。唱盡新詞歡不見,紅霞映樹鷓鴣鳴。”四曰相思,情愛所致,離別之苦,悲情油然而生,為以上集大成者。李益《鷓鴣詞》:“湘江斑竹枝,錦翅鷓鴣飛。處處湘云和,郎從何處歸?”
●鷓鴣詞,又名《舞春風》《桃花落》《瑞鷓鴣》《拾菜娘》《天下樂》《太平樂》《五拍》《十報恩》。此首雙調五十六字,上片四句三平韻,下片四句兩平韻。
●鷓鴣,產于我國南部,形似雌雉,體大如鳩。其鳴為“鉤辀格磔”,俗以為極似“行不得也哥哥”,故古人常借其聲以抒寫逐客流人之情,表達離別思鄉之怨。晚唐詩人鄭谷,“嘗賦鷓鴣,警絕”,被譽為“鄭鷓鴣”。當時鷓鴣詩是普遍傳誦,以此抒懷的眾多。被收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牌?!耳p鴣詞》在內容上均是表現愁苦之情的,《鷓鴣詞》中少不了鷓鴣,鷓鴣在詞中有切題、破題的作用。
●寒食節起源的另一種說法,是源于古代的鉆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節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鉆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換取新火。新火種沒有采集送到,就禁止人們生火,這是當時的一件大事。
千古詩詞,登樓者訴愁,對鏡者傷春,只不過愁苦的內容不同而已。
登樓
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這首詩寫于成都,詩人客蜀五年。聽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安史之亂平定;吐蕃陷長安。朝廷內外交困、災患重重日益衰敗。
詩的首句統領全篇,“萬方多難”,一句話表達了深深的傷感、悲涼,詩人愁思滿腹,登上此樓,黯然心傷,戰亂頻起,多災多難。目睹落花凋零,內心傷感無限,登臨高樓悵茫,難以忘卻哀情。
隨后作者落筆在山河壯觀之景上,“錦江”“玉壘”是登樓所見。依樓遠望,流水奔涌,蓬勃的春色從天際而來,玉壘山上的浮云明滅變幻。作者登高望遠,視通八極,暗含詩人憂國憂民的無限惦念的心事。內心述說之后,便是議論天下大勢:“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钡菢撬耄v橫開合,有大唐盛世;敵侵多難,作者不禁發出慨嘆:寇盜莫相侵!詞人浩氣凜然,內心充滿復仇的信念。
尾聯作者通過古跡詠懷,表達個人懷抱。“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作者回想蜀漢劉禪亡國之恨;追憶《梁甫吟》,景仰諸葛亮遇劉備前之風雅。登樓眺望,徘徊沉郁,日已西落,暮色蒼茫?;叵胛羧送?,作者不禁喟然而嘆。
全詩寫景抒懷,追憶古往今來的變化,景物與情感互相滲透,語壯境闊,嫻熟而深刻地表達著詩人沉郁頓挫的藝術風格。
明眸皓齒人難得,寒食清明事又休。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上一篇:宋詞《鷓鴣天·李清照》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齊天樂·姜夔》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