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虞美人①·趙長卿》
冰塘淺綠生芳草,枝上青梅小。柳眉愁黛為誰開②,似向東君、喜見故人來。 碧桃銷恨猶堪愛③,妃子今何在。風光小院酒尊同,向晚④一鉤新月、落花風。
①虞美人,詞牌名。 ②柳眉,形容女子細長秀美之眉。愁黛,愁眉。 ③銷恨,謂銷恨花。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卷二云:“明皇于禁苑中,初,有千葉桃盛開,帝與貴妃日逐宴于樹下。帝曰:‘不獨萱草忘憂,此花亦能銷恨。’” ④向晚,傍晚。
這是一首描寫妃子期盼東君臨幸未能如愿而孤寂落寞的詞。
上片“冰塘淺綠生芳草,枝上青梅小”是運用起興手法,表面寫冰塘上淺綠的芳草和枝上的青梅,實際上是為了引出女主人公,交代了她的生活背景,給人凄清冷色之感,為下文揭示人物的心理渲染了悲涼的氣氛。“柳眉愁黛”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由此可以看出女子的嬌柔秀美。柳眉緊蹙、愁容滿面,形象地寫出了女子失寵的愁苦期盼之情。“似向東君”句寫女子幻想著東君的駕臨,如同故友重逢一樣欣喜歡暢。
下片寫詞人的感受,表達了對女子深深的憐惜之情。碧桃花和銷恨花猶能惹人憐愛、排解心中的煩惱,美麗的妃子卻遭人冷落,這是多么的悲哀啊!從前風光快樂、和美融融的小院,如今只剩下孤單單的酒杯,再也無人與之舒心暢飲,給人以物是人非,人去樓空的孤寂失落之感。最使人煩惱的是傍晚的來臨,一彎新月,掛在樹梢頭,灑下淡淡的凄冷的清輝,更給人增添了無盡的凄涼和煩惱。“落花風”,借用杜牧的《題禪院》中的詩句:“茶煙輕揚落花風”,寫女子的青春如同落花一樣隨風漂落而去,漸漸消逝了。
全詞使用了“芳草”“青梅”“柳眉愁黛”“碧桃銷恨”“風光小院”“新月”“落花風”等意象,描寫了一位孤寂落寞女子的形象,創設了極為清冷悲涼的意境。
●趙長卿,自號仙源居士,宋宗室,居南豐(今屬江西),生平未詳。《全宋詞》有“長卿疑名師有,俟考”。有《仙源居士樂府》九卷。
●虞美人,參見第128頁相關介紹。
●關于“柳眉”的解釋:1.形容女子細長秀美之眉。唐代李商隱《和人題真娘墓》:“柳眉空吐效顰葉,榆莢還飛買笑錢。”前蜀李珣《望遠行》詞:“露滴幽庭落葉時,愁聚蕭娘柳眉。”2.指柳葉。因柳葉細長如眉,故稱。宋代范成大《行唐村平野晴色妍甚》詩:“柳眉翠已掃,桑眼青未放。”
●關于“愁黛”的解釋:愁眉。唐代吳融《玉女廟》詩:“愁黛不開山淺淺,離心長在草萋萋。”前蜀韋莊《荷葉杯》詞:“花下見無期,一雙愁黛遠山眉。不忍更思惟。”宋代李石《漁家傲·贈鼎湖宦伎》詞:“瘦玉倚香愁黛翠,勸人須要人先醉。”唐代杜甫《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晚際遇雨》詩之二:“越女紅裙濕,燕姬翠黛愁。”使用“芳草”“春花”等意象,創設意境,抒發情感是文人常用的手法,這在李甲的《帝臺春·芳草碧色》詞中也有體現。
帝臺春
李甲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亂紅,也知人春愁無力。憶得盈盈拾翠侶,共攜賞、鳳城寒食。到今來,海角逢春,天涯為客。 愁旋釋,還似織;淚暗拭,又偷滴。謾佇立、遍倚危闌,盡黃昏,也只是暮云凝碧。拼則而今已拼了,忘則怎生便忘得。又還問鱗鴻,試重尋消息。
這是一首傷春詞,寫天涯倦客春日依欄懷人之情。詞人漂泊遙遠異地,突然看到一片春色,不禁憶起過去曾發生過的令人難忘的春夢往事,盡管已時過境遷,但衷情難忘,春夢常伴在自己的生活中。
上片寫海角春愁。“芳草碧色”,寫春意之濃;寫萋萋芳草,綠遍南野,喻春愁之深。“暖絮”二句,寫絮飛花落,惹人愁思。這里本屬“人知花”,即落花柳絮撩人春愁;而偏說“花知人”,即花絮知人春愁。這就足見詞人的“春愁”,無人告慰。這樣寫不僅摒棄了落花柳絮引人愁的老套,而且寫出物我同感的效果。“憶得”二句轉入對往日歡娛的回憶,寫一位曾一起踏青拾翠、風姿俏麗的女子;寒食清明節日,攜手共賞鳳城春色,又是多么令人神往。“到今來”三句,寫如今這一切像春夢般地煙消云散了,在遙遠的異地,長期在外疲勞厭倦的客子,回憶著這恍如昨日的春夢,多么令人傷心。詞情一落千丈,一下由美好的境界,跌落到孤獨惆悵的現實生活中來。
下片寫依欄盼音。“愁旋釋”四句,寫“倦客”的情狀。愁情剛剛釋去,可又像亂麻似的織成一片愁網。眼淚才暗暗拭去,卻又偷偷地流下來。“謾佇立”四句,寫“倦客”的孤單。空自倚遍危欄,向意中人所在方向凝望,天已黃昏,但展現眼前的還是凝貼碧空的暮云朵朵,佳人仍不見到來。“拼則”二句,是說要拼命舍棄的均拼命舍棄了,但要忘卻的卻怎么也忘卻不了,充分揭示了詞人欲罷不能的痛苦的心情。詞末“又還”兩句,寫“倦客”的希望。既不能忘記,便再問魚雁傳書,試著再尋佳人的消息。
“芳草”即芳春時節原野上的野草。詩人詞客常以草喻離情。李詞和趙詞在開篇都運用“芳草”這一意象,為抒發離別悲情創設了凄涼的情境。
冰塘淺綠生芳草,枝上青梅小。
暖絮亂紅,也知人春愁無力。
上一篇:宋詞《虞美人·徐俯》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蝶戀花·丘崈》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