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許志剛
堯天到此日方中, 萬國強由法變通。
驚喜天顏微一笑, 百年前亦與華同。
其二
頸血模糊似未干, 中藏耿耿寸心丹。
瑯函錦篋深韜襲, 留付松陰后輩看。
黃遵憲
《己亥雜詩》為作者的七絕組詩,共八十九首,作于變法失敗而放歸之際。前一年還是滿懷希望的斗爭,此時則淪為罪臣。嚴重的挫折促使他思考,于是學習龔自珍《己亥雜詩》的體制、精神,以組詩的形式表現自己的生活經歷與多方感受。這組詩被梁啟超譽為詩人“一生歷史之小影”(《飲冰室詩話》)。
此詩雖作于變法失敗后,卻仍然表現出對變法的執著追求,表現出對祖國棄弱圖強的堅定信心?!皥蛱臁背S靡灾咐硐胝危缍艑徰栽娫疲骸伴L此戴堯天”,古人詩賦中又用為“堯時”、“堯年”。此處借指中國,且流露出明顯的贊美口吻?!叭辗街小庇谩对娊洝ず嗁狻返?,言日在中天,正當其時,喻國運發展為時未晚。次句言他國強盛之關鍵,皆在變法圖新。詩人曾在駐日、美、英、新加坡等國使館、領事館工作近二十年,研究諸國興衰之跡,于日本尤詳,作《日本雜事詩》一百五十四首,并《日本國志》四十卷;回國后,在湖南推行新政,力倡變法業績卓著。故詩人言諸國之強皆由變法所致,迥非尋常人之虛言,乃是他多年考察的心得,且融入自己實行新政的體會。這句詩中,既以“萬國”與“堯天”即中國對照,為清廷提供一面鏡子,同時,也指出“日方中”以后中國棄弱圖強的唯一出路,就在變法。三句一轉,由自己的認識轉而寫主宰者的認識?!绑@喜”即意外之喜?!疤祛仭彪[指光緒帝?!拔⒁恍Α?,言光緒帝對變法的認同與支持。據《年譜》載,光緒帝命樞臣進《日本國志》,繼再索一部,皆足為“微一笑”作注。末句似為“一笑”后所欲言,亦承前“萬國”句。既然百年前萬國與中國無異,今為強國,則變法后,中國必如英、日之強。“一笑”表明君臣共識,雖變法已敗,然詩人于此寄望甚深,且可見其對國家富強的信心,全無俗輩受挫后的頹廢心情。 (許志剛)
據詩人從弟黃遵庚云,此詩為傷悼譚嗣同作(見古直箋注并錢仲聯注),考之原詩,必當有所據,今從其說。詩人極力稱贊為變法圖強不惜流血犧牲的先驅者譚嗣同。首句“頸血模糊”突兀而至,頗有發矇震聵之效。“頸血”用《史記》,藺相如欲以頸血濺秦王典,“模糊”出自杜甫《戲贈花卿歌》“子璋髑髏血模糊”,與譚嗣同之壯烈犧牲相合。而句中的“模糊”、“未干”,既表現出頑固派的專制、殘酷,又與先驅者壯志未酬相契。次句承“頸血”,“中藏”即血中所藏。在他的模糊血跡中可以看到他的耿耿赤心。梁啟超《戊戌六君子傳》載,變法失敗,日本人勸嗣同出逃,他卻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边@種要以頸血喚醒國人,促進變法成功的壯舉,真可謂震古鑠今。三句承“心丹”。“函”、“篋”皆指書箱,“瑯”、“錦”皆修飾詞?!绊w襲”,言深藏。烈士欲祖國富強的丹心,不僅在甘灑熱血,更重要的是他的變法主張,變法理論,應該珍藏于瑯函錦篋中,傳之后世。末句引日本幕府末期維新志士吉田矩方故事為喻?!八申帯?,矩方字?!昂筝叀?,指矩方門生。遵憲《近世愛國志士歌》自注云:“矩方卒被刑。維新以來,長門藩士之以尊王立功者,多其門人?!贝颂幖匆运申幱魉猛抑^后繼嗣同者不乏其人。故其所著書,不足為俗輩言,卻必為有志于變法圖強者所傳習。此詩對先驅之被害,不止于嘆息、憤慨,并堅信后人必能繼先烈的遺志,完成變法圖強大業。只有變法志士才能站在這樣的高度、懷如此情愫以歌詠先驅。
上一篇:艾治平《己丑元日》愛國詩詞鑒賞
下一篇:湯高才《己亥雜詩(其一二五)》愛國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