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生查子①·陳亞》
相思意已深,白紙書難足。字字苦參商,故要檳郎讀。分明記得約當歸,遠至櫻桃熟。何事菊花時,猶未回鄉曲②。
①生查子,詞牌名。 ②“相思”“苦參”“當歸”“櫻桃”“菊花”是藥名本字;“意已”“白紙”“郎讀”“遠至”“回鄉”等,則是同義借用藥名。
這是一首別具風味的藥名閨情詞。詞中以深摯的感情和淺近的語言,別具一格、匠心獨運地妙用一連串藥名,通過閨中人以書信向客居在外的夫君傾訴相思之情的情節,抒寫了閨中人思念遠人的款款深情。
詞的上片通過閨中人書信難表相思之深的描寫,抒寫她對丈夫的深情厚意。起首兩句,謂自從丈夫別后,憶念甚深。她無法排解離愁,便把深深的思念寫入信中,但卻怎么寫也寫不盡。“字字”二句是說信中的每一個字,都是訴說這離別之苦的,是要丈夫讀了知道此情。句中之“參商”,指參、商二星。參星在西,商星(即辰星)在東,此出彼沒,永不相見,比喻雙方隔絕。“檳郎”,是美男子的代稱;此指閨中人的丈夫。“苦參商”三字極傳神,謂因夫妻離別、隔如參商而苦恨不已。這正好說明閨中人何以相思意已深而“白紙書難足”了。
詞的下片,以怨詈口氣,進一步抒寫閨中人懷念遠人的情懷;結尾出以反問,更顯思念之深切。“記得約當歸”前添上“分明”二字,更顯出分手時的相約印象甚深。“分明”二句,寫閨中人回憶當日分手時的情景:她一再叮囑丈夫,最遲不要超過櫻桃紅熟時(指夏季)回家。但她等了又等,盼了又盼,卻始終不見心上人回來。于是,她不禁愛怨交織地問道:“現在連菊花都開了(指秋天),為什么還不回來呢?”這四句一氣呵成,情味深長,含蘊不盡,可看作是信中內容的延續,也可看作是信外的心底思忖。
這首詞其實是陳亞寫給好友章佝公的告辭信,章佝公當時官至極品,數次準備擢升陳亞,然而結果都受到同僚極力阻攔,使得陳亞苦悶之余產生歸隱之意。詞中上下闋各借五種藥名——相思、薏苡、白芷、苦參、郎讀和當歸、遠志、櫻桃、菊花、茴香,向好友表明了自己的心意:分明記得兩人一同來京,相約櫻桃熟時一同回去,如今由于皇命在身,到菊花黃了時節依然未能實現回鄉之愿,因不能同返,臨別之際特作這首小詞留念。帶著政治上的失意與苦悶,這位因“風雨前湖夜,軒窗半夏涼”而被時人稱道為“陳亞郎中”的詞人就這樣黯然離開了京城,回鄉過起了隱居生活。
●陳亞,字亞之,揚州(今屬江蘇)人。少孤,長于舅家,受其舅影響,熟諳藥名,有藥名詩百馀首。咸平五年(1002)進士。歷任于潛令,知越州、潤州、湖州,官至太常少卿。“年七十卒,近世滑稽之雄也”。著有《澄源集》,已佚。《全宋詞》錄其《生查子》藥名詞四首。為其詞作代表:《閨情·相思意已深》《閨情·小院雨馀涼》《閨情·浪蕩去未來》和《生查子·藥名寄章得象陳情》。
●生查子,舊說“查”為古“槎”字,《生查子》詞名取自漢代張騫乘“槎”(木排)去天河之傳說。又名《楚云深》《梅和柳》《晴色入青山》《陌上郎》《梅溪渡》《愁風月》《絲羅裙》《愁倚欄》《懶卸頭》等。雙片四十字,上下片各兩仄韻。各家平仄頗多出入,常見格式有三種。
●《唐宋遺史》中有記載:陳亞,善詩作,很滑稽。曾經與蔡襄聚會于金山僧舍,酒酣,蔡襄題詩屏間曰:“陳亞有心終是惡。”陳亞即索筆對曰:“蔡襄無口便成衰。”可謂絕妙好對!
陳亞性好滑稽,到潤州做官后,幕僚中有一個親信叫上官弼(弼與鼻音近),這上官弼任期滿將離去,行前拜會陳亞,陳亞就對他說:“你我平日熟悉,這次要走了,有何見教請當即說來!”上官弼想了想,說:“你啊!才德都無可挑剔,只是平日調笑太過頭了些!”陳亞大笑說:“君是上官弼,如何管起下官口來啦?”上官弼笑而離去。
陳亞以藥名填詞見長,下面是他的另一首《生查子》。
生查子·藥名閨情(二)
陳亞
小院雨馀涼,石竹風生砌,罷扇盡從容,半下紗廚睡。起來閑坐北亭中,滴盡真珠淚,為念婿辛勤,去折蟾宮桂。
這首詞巧借禹余糧、蓯蓉、半夏、細辛等藥名,寫一位少婦在炎熱的夏天午睡起來后思念在外一心為謀取功名而辛勞的丈夫,不禁潸然淚下的感人一幕。
歷來很多研究者都以為,這詞里為謀取功名而辛勞的丈夫應該是作者自喻。而這相思,亦有不少學者以為是暗指對政治前途的渴求。然而,政治是殘酷的,越是想有一番作為,你就越是會有被埋沒的危險。苦悶之余,陳亞作了一首《生查子》致章佝公,一來對他的關照表示謝意,同時也陳述了同僚不容他的原由:“朝庭數擢賢,旋占凌霄路。自是郁陶人,險難無移處。也知沒藥療饑寒,食薄何相誤。大幅紙連粘,甘草歸田賦。”詞以凌霄花、桃仁、無荑、沒藥、食蘗、大腹子、甘草等七味藥名串聯而成,形象地表明了國家年年都選官,自己卻屢屢被庸才擋道的尷尬處境。在詞的末尾,陳亞甚至已經流露出了歸隱之意。
以藥為詞中意象,雖不是惟一,也是別具風格。他的藥名詞要么借用諧音,要么使用字面意義。一首詞中連多種藥名是一種技巧,適當使用會使詞作盡顯特色,如果堆砌就有賣弄之嫌了。
何事菊花時,猶未回鄉曲。
為念婿辛勤,去折蟾宮桂。
上一篇:宋詞《玉蝴蝶·高觀國》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祝英臺令·辛棄疾》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