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尺深紅勝曲塵,天生舊物不如新。
合歡桃核終堪恨,里許原來別有人。
這兩首《南歌子》,一作《南歌子詞》,一作《新添聲楊柳枝》。第一首寫一個女子對自己丈夫另有新歡的恨怨及勸戒。
“一尺深紅勝曲塵,天生舊物不如新”二句,從女子新做的腰裙寫起,用興起手法,借以興起下文,且興中有比。“一尺”,此指女子的細腰。庾信《王昭君》詩:“圍腰無一尺,垂淚有千行。”溫庭筠《張靜婉采蓮曲》:“抱月飄煙一尺腰,麝臍龍髓憐嬌嬈。”《許彥周詩話》云:“舞人張靜婉腰圍一尺六寸,能掌上舞。唐人作《楊柳枝》詞云:‘認得羊家靜婉腰。’”這里女主人公以張靜婉自比,寫自己的腰細。“深紅”,指深紅色的石榴裙,為當時時髦的裙子。“曲塵”,本指酒曲所生的細菌,因色淡黃如塵,故名。此用借喻,語意雙關。一是借指楊柳之色。如楊巨源《折楊柳》云:“水邊楊柳曲塵絲,立馬煩君折一枝。”二是借指女主人公的丈夫另外又愛上的一個女子所穿的舊裙之色。“一尺深紅”既指女主人公新做的鮮艷的深紅裙,那么“曲塵”自然與此相對,指另一個女子所穿的顏色陳舊的淡黃色的裙子。意在說自己新做紅裙勝過另一個女子的淡黃色舊裙。既有比賽之意,那么女主人公的腰圍為“一尺”,另一個女子的腰圍肯定是比較粗了。女主人公的“一尺”細腰自然也要勝過另一個女子的粗腰了。顯然,這是女主人公為了勸戒自己的丈夫故意以自己的“一尺”細腰、以新做的“一尺深紅”裙子來壓倒另一個女子的粗腰“曲塵”舊裙的。“天生”句化用竇玄妻《古怨歌》“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意,說從衣服上來說,另一個女子陳舊的淡黃色的裙子比不上自己新做的深紅裙子。其隱含的深意是:從人來說,自己是“故人”,丈夫所交的那個女子是“新人”,那么,“人不如故”,丈夫所交的那個“新人”是遠遠不如自己的。以上二句,女主人公巧借“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的《古怨歌》來勸戒自己的丈夫。這種寫法,可謂“用其事而隱其語”。
三、四句“合歡桃核終堪恨,里許元來別有人”,用比喻與諧語雙關的手法,寫女主人公對薄情丈夫的“恨”怨之情。合歡桃核,即指桃核。桃核由兩半合成,故稱“合歡桃核”,以喻男女感情的和合。皇甫冉《竹枝》詞云:“合歡桃核兩人同。”這自然首先是比喻女主人公與其丈夫感情的和合。但為什么會“終堪恨”呢?因為“里許元來別有人”。“里許”,里面。“元來”,原來。“人”,當本作“仁”,即“桃仁”。這里“人”、“仁”諧音相借。這句說,原來她的丈夫還另外愛著一個新結交的女子。作為一個女子來說,她可以在其他方面表現(xiàn)出無私的品格,但唯獨在愛情方面是自私的。她只允許自己的丈夫專愛自己一人。所以當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丈夫又另外愛上一個女子時,她便對丈夫產(chǎn)生了“恨”怨之情。其實這種“恨”,也正是因為愛。聯(lián)系首二句可知,她正是基于這個原因,才以“一尺深紅勝曲塵,天生舊物不如新”來勸戒自己的丈夫,希望他幡然改悔,不要喜新厭舊,另愛他人。有人說“此二句為雙關之妒語”(富壽孫《千首唐人絕句》),這是不妥的。因為這位女主人公對自己丈夫的“恨”怨完全是正確的。如果將這二句說成是“妒語”,就是在指責這位女主人公不該如此嫉“妒”他人了,那么她的丈夫另愛其他女子的行為就成正當?shù)牧恕_@顯然是錯誤的。
上一篇:李商隱《北齊二首》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溫庭筠《南歌子詞二首(其二)》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