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漢卿·[南呂] 四塊玉
關漢卿
閑適
適意行,安心坐。渴時飲饑時餐醉時歌,困來時就向莎茵臥①。日月長,天地闊,閑快活。
【注釋】 ①莎(suó) 茵:指草坪。
【鑒賞】 關漢卿的 《四塊玉·閑適》 是一組小令,共四首,這是第一首。概括寫出閑適生活的情景。
你看,作者是多么悠閑: 想走就輕輕松松地走走,想坐就安安靜靜地坐坐,無拘無束,無牽無掛。口渴了就去喝點清泉,肚子餓了就去吃點山果,酒興濃時還唱幾曲山歌,困倦了就在嫩綠的草地上躺一躺。日月漫長,天地寬廣,詩人的心境比天地更空曠,他似乎什么思緒都沒有,進入了一種順其自然的境界,正如 《莊子·逍遙游》 所言: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意思是順應著萬物的本性,跟隨著自然界的變化,生活在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的虛無縹緲之中,對什么也不依靠,這就是道家所說的無為逍遙的境界。作者的閑適,正是向往著這種境界,“閑快活” 是進入這一境界的心情。
真的就如此閑適,快活得似神仙嗎?恐怕也未必。如果我們深入了解作者當時的社會環境,也許可以看到快活的背后積淀著無窮的辛酸和苦悶了。在我國長期的封建社會里,文人們最甜的夢是 “學而優則仕”,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旦雁塔題名,龍門跳進,便可大展才華,或為國家效勞,或為私利奔波,就都有了權力的保障,實現理想也方便多了??上г@條路是那么坎坷而狹窄,荊棘叢生,陷阱遍布,一不小心跌倒下去,就會遭到滅頂之災。蒙元統治者實行民族壓迫政策,漢人屬于三、四等人,處于下層; 而知識分子,則為下層之下,所謂 “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可見,在 “只識彎弓射大雕” 的權貴們面前,儒生們顯得何等可憐,其斯文早就掃地以盡了。
由高雅之士降而為受欺之民,前程一片渺茫,所以總會伴隨著強烈的失落感。當時的劇作家多有此感。石君寶在《秋胡戲妻》 中哀嘆道: “儒人顛倒不如人!”馬致遠在《金字經》 里也曾發牢騷說: “困煞中原一布衣……恨無上天梯?!?關漢卿實際上也同他們一樣,對黑暗的異族統治懷著強烈的仇恨,對被壓迫被損害的下層人民寄予深切的同情,這樣一位滿腔忠憤、為人熱忱、關心世態、勤奮著述的 “梨園領袖” 和 “雜劇班頭”,是決不會超然物外,閑得無所事事的。大丈夫生在世上,理應建功立業,有所作為; 即使走不通仕途,也有別的途徑可走,關漢卿不就是用自己豐富的雜劇為國家、為民族建了大功、立了大業嗎?他的作品,受到了我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重視和熱愛,一九五八年,他作為世界文化名人而載入了人類文明的史冊。試想: 這樣的偉大作家能 “閑快活” 嗎?
上一篇:湯式·[南呂]一枝花·言志|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關漢卿·[南呂]四塊玉·閑適|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