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虞美人①·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②,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③。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④。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①虞美人,詞牌名。 ②客舟,乘船漂泊異鄉。 ③斷雁,失群的孤雁。 ④星星,形容鬢發斑白。
此詞動感十足,節奏明快,從人的聽覺著筆,簡潔明快地寫出少年、壯年、晚年三個人生階段的不同境遇、不同況味。作者著筆在時空的跳躍流動,展現了三幅“聽雨”的畫面,將一生的歡娛浮沉滲透、融匯其中,一路紅塵,其情其味自在心中。少年時,沉湎在鶯歌燕舞之中,作者運用迷艷的意象,描繪出一幅年少輕狂、春風得意、縱酒歡愉的景象。運用一個“昏”字,形象而有韻味,體現青年無知沉醉愉悅的生活現況。作者對人生三境界的回顧,不是空作感慨,而是包含著一種沉重厚實的人生閱歷。壯年之時,以飄零客舟,放眼四望:皆是衰微悲涼的意象,令人心灰意冷,悵茫無限。在風雨飄搖中坎坷遭際和悲涼心境躍然紙上,言詞之中又分明暗含著一種豪情壯志、報效未酬的心緒。年邁之時,則刻畫出一幅蒼涼瑟縮的境況:僧廬冷寂、鬢發斑白,晚年憔悴而又枯槁的身心,一心抱負卻逝然無望。悲歡離合、萬念俱灰,是品味一生經歷的結論,在回顧之中感覺落寞失意,悵然慨嘆,潮起潮落、人生淡然。到此境遇,作者已是心如止水,波瀾不起,滿眼冷落,在夕陽衰草下,靜靜度過短暫的余生。
三個時空景象,概括了作者由少到老的人生道路和由熾烈到枯寂的情感歷程。其中,既有個性華章,又有時代折射:從作者的少年之風流、壯年之飄搖、晚年之孤寂,可以洞穿一個歷史時代的巨變軌跡,如輝煌耀眼的焰火,劃過天際趨于平靜。華美而壯哉,深刻而又有獨特的嗅覺,堪稱一代佳作。
●虞美人,參見第128頁相關介紹。
●王國維曾在《人間詞話》中用三句詩概括人生三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這種境界是針對少年說的,初識世界,懵懂無知,一切都是新鮮、陌生的,天涯所向,無邊而茫然。“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的人憔悴”此第二境也。這種境界是針對中年人說的,歲月增長,閱歷增多,繁雜與塵世闖蕩與憂愁交織一起,失望與成功、狂喜與頹廢混合一起。“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這是針對歷經滄桑、沉浮動蕩的老年人而言,經歷萬千世事、閱盡百變人生,一種曾經滄海的感覺,頓悟一切,穿透私欲。任爾紅塵滾滾,我自清風朗月。
同為“聽雨”詩篇,“雨”字為題,陸游則是另一番感慨。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與蔣捷同是宋人,只不過詩中抒發的是老人一腔愛國情懷、壯志不落的豪邁激情,但也有淡淡的憂愁情緒。全詩由“僵臥孤村不自哀”起始,表達作者年邁而壯志不移的豪情。恰恰與蔣捷人老志衰形成鮮明對比,陸游在夜深人靜,沒有訴說年少時紅塵熱戀,也沒有年老時枯寂無望的心緒,有的只是對國家存亡的縷縷擔憂和熱血沸騰的誓言。作者聽雨的思緒沒有雜亂,沒有來世前生的浮華或者悲天憫人,只想著現在:即刻就為國捐軀、灑血疆土的志向。就如同在萬籟之中、激流震蕩的亂世中,靜靜地盯準一條不變的信條。詩作描繪出一幅風雨動蕩、籠罩天幕、意念猶如擎天之柱支撐天地的意象。詩詞意境中有著“鐵馬冰河”的壯闊夢境,給人留下更多聯想、想象的空間。“聽雨”那一刻,風雨激蕩中戰馬馳騁沙場,英勇殺敵,壯志一瀉千里、氣貫長虹的景象浮現讀者眼前,壯哉,威哉。
雨是詩詞作者慣用的意象,有喜雨、苦雨、雅雨、禪雨等。蔣捷的雨是愁緒悲憤,彌散著一種志向失落、心情凄清、理想破碎、生存艱難、仕途坎坷的氣息。陸游的雨,象征雄渾壯麗、摧枯拉朽的氣勢,當然背后可能還有復雜的政治斗爭、特殊的社會背景等。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上一篇:宋詞《虞美人·向子諲》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虞美人·趙彥端》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