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天香①·王沂孫》
孤嶠蟠煙②,層濤蛻月,驪宮夜采鉛水③。訊遠槎風④,夢深薇露,化作斷魂心字⑤。紅瓷候火⑥,還乍識、冰環玉指⑦。一縷縈簾翠影,依稀海云天氣?! 谆貧弸砂胱?,翦春燈、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飛雪,小窗深閉。荀令如今頓老,總忘卻、樽前舊風味。謾惜馀薰,空篝素被⑧。
①天香,詞牌名?! 、趰舛叩纳綆r,即海中礁石?! 、垠P宮,驪龍之宮。鉛水,喻龍涎。 ④槎,木伐。 ?、菪淖?,香名?! 、藓蚧?,大小適當的火。 ?、弑h玉指,喻香餅形狀。 ?、嗫阵羲乇唬?,熏香用的熏籠。素被,衣服之類。
這是一首著名的詠物抒懷詞作。南宋傾頹,作者正是壯年英才之時,詞人生在臨安附近。充分體會著亡國飄零的滋味。此詞細致地描繪了雅士焚香之趣,香煙升起,勾起奇思想像,香氣又添美景,足以令人深思回味,陶醉自樂。作者獨特的想像和感受,曲折隱晦地暗寓了故國之思。雖有身世之感,但不激烈?!肮聧礋?,層濤蛻月,驪宮夜采鉛水”寫出詞人對于龍涎產地以及鮫人到海上采取時的情景。詞人描繪出海上波濤起伏如同龍甲閃耀迷離,在傳奇鬼怪的神話般境界中,刻畫神仙般的氛圍。詞人所營造的情景是,鮫人乘小舟來到海上采取了傳說中的龍涎,隨風乘潮海而遠去,珍寶將永遠離開故居不再復返。緊接著,抒寫了龍涎被采后飄零流落遭遇冷寂的悲劇。詞人心中悲切,娓娓道出:遭遇悲慘,被研磨成相思,化作心字形狀凄苦的魂魄?!凹t瓷候火,還乍識、冰環玉指”所描述的是龍涎被制作成冰環玉指的形狀入盒的過程。在這香煙縷縷的縈繞縹緲中龍涎的采集制作加工經過一路形成。下闕之中,詞人不再贅述龍涎,開始回憶往日焚香的情景,描繪出一幅剪影旖旎妙美的情境。香氣繚繞、勾魂奪魄,往事難忘,不能不讓人心腸寸斷。這是追思自身,也是在緬懷昨日國運之華勝境況。
●王沂孫(?~1290?),字圣與,號碧山,又號中仙,會稽人。其詞長于詠物抒懷,多寫亡國之痛和故國之思,能將物和情完美地結合起來,風格凄婉清麗。有《花外集》。王沂孫今存詞60余首,風格近周邦彥,含蓄深婉,章法縝密,是一位有顯著藝術個性的詞家。然而用意過深,又好用典使事,作品往往語言晦澀,不足真率自然之美。
代表作有:《天香·孤嶠蟠煙》《水龍吟·曉霜初著青林》《花犯·古嬋娟》《齊天樂·碧痕初化池塘草》《南浦·柳下碧粼粼》等。
●天香,參見第701頁相關介紹。
●龍涎,顧名思義,龍之涎水。據說是海洋中鯨魚的腸內分泌物,并不是龍之涎水化作而成,香味極其美妙。因為鯨魚在海中吐水噴云,人們常認為是龍在出沒。據《嶺南雜記》記載:龍涎在香品中是最珍貴的,產自大食國西海之中,遠看海上有云氣罩護,則下有龍蟠洋中大石,臥而吐涎,漂浮在水面上,受到太陽的照射,隨后凝結而堅硬,輕若浮石,用來混和眾香,焚燒能聚在一起,香煙縷縷不散。
寫亡國之痛和故國之思,愛國作家不乏精品。
華清宮(二)
崔魯
門橫金鎖悄無人,落日秋聲渭水濱。
紅葉下山寒寂寂,濕云如夢雨如塵。
唐代詩人崔魯,文采瑰麗華美,其詩善于狀景詠物抒懷。這首詩,詩人描寫的是國破寥落,宮中無人的凄清景象,荒涼寂寞秋風蕭瑟,水寒心冷落。作者所展示的是愁幻與悲苦失意。詩中描繪了山邊秋聲吹起,山下落葉飄零的蕭條景象,給人一種莫名的惆悵與孤苦。詩的首句“門橫金鎖悄無人”,用語簡練,然情景蒼桑悲涼,“門橫金鎖”讓人一眼看過,心灰意冷。隨即會聯想到主人悄無蹤跡、飄零他鄉的凄苦,一個“橫”字,讓人心懷阻塞,思路頓節,痛苦不安。隨之一句:“落日秋聲渭水濱”,形象傳神地描繪出一幅蒼涼的畫卷,瑟瑟的秋風之中,令人心緒憂煩,沉重不安。渭水清流,秋聲蕭瑟,凄涼之境,讓人心酸。第三句“紅葉下山寒寂寂”,形象地刻畫秋來霜滿地,殘紅一片的境況。讀來枯寂寒冷之感油然而至。詩句最后寫道:“濕云如夢雨如塵”,“濕云”二字運用妙絕,給人一種悲苦落淚、沾濕衣裳的感觸,到頭來夢境一般而去,人生的抱負、遠大的志向都在歲月磨礪中,失意地錯過了,詞人竟然奇特的強調“雨如塵”,這是何等的心緒,飛塵亂緒,紛亂如麻,這也恰恰是詩人落魄的心境。
詩中落日、秋聲、夜寒、夢境這些意象,營造了冷寂孤苦的情境,表達憂思情懷。這些意象的組合表達了亡國之痛和故國之思,展示了凄苦蒼涼、流落失意的思想。
紅瓷候火,還乍識、冰環玉指。
紅葉下山寒寂寂,濕云如夢雨如塵。
上一篇:宋詞《聲聲慢·李清照》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定風波·蘇軾》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