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陳與義·雨晴》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這是一首抒情詩,寫酷暑中雷雨過后詩人內心感受到的快意和欣喜。詩題“雨晴”,簡煉無華,沒有明示詩人的愛憎,而且全詩八句,不著一喜字,但于寫景敘事中,處處可感喜悅之情飽含著耐人尋味的歡欣喜悅。
原文
天缺西南江面清,纖云不動小灘橫①。
墻頭語鵲衣猶濕,樓外殘雷氣未平②。
盡取微涼供穩睡,急搜奇句報新晴③。
今宵絕勝無人共,臥看星河盡意明④。
注釋
①天缺:雨過云開,露出一角青天。纖云:細云。此指夏日雨后的高卷云。小灘:喻纖云。 ②語鷗:喳喳叫的鳥鵲。衣:比擬鳥鵲的羽毛。殘雷:即將消失的低沉的雷聲。 ③供:提供。穩睡:安穩入睡。報:回報,報答。 ④絕勝:非常美妙的情境。星河:天上的銀河。盡意:盡情。
賞讀
首聯、頸聯都描繪雨晴的景象,首聯寫天空。“天缺西南江面清,纖云不動小灘橫”。“天缺西南”寫西南方的天已露出了蔚藍,標示出“晴”。“江面清”三字是以江南的清平湛藍來比喻天空西南方的晴明之色。“纖云不動”,寫白云紋絲不動。“小灘橫”三字承接“江面清”,比喻一抹云如橫在江面的小灘。這兩句前四字都用白描手法繪實景,后三字都用比喻對實景加以形容,兩個比喻前后照應,使二句之景融為一體,形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形象生動逼真,色彩鮮明富于立體感。領聯里,詩人的視線,由于鵲叫自然地由仰視轉為平視,描寫由形為主轉聲為主。“猶濕”,即寫出雨后初晴,又表現了鵲的情態活潑可愛。下句,隨“殘雷”的低響,描寫形聲兼顧轉以寫聲為主。“氣未平”三字寫雷聲不甘于立即銷聲匿跡。這一聯,鵲能“語”又有“衣”,雷能“殘”又有“氣”,運用了擬人手法,使詩句富有生氣。清脆的鵲語與低沉的殘雷形成對比,和諧一致,交織成一首雨晴時大自然的交響曲。
頸聯用敘事抒發雨晴的喜悅。雨后微涼引起睡意,雨后新晴牽動詩情,但詩情勝過睡意。“盡取”、“急搜”、“微涼”、“穩睡”、“奇句”、“新晴”這六個帶修飾語的詞,使兩個記事詩句具體可感。“供”字寫自然給人的提供。“報”字寫人對自然的回報,這正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一致。
尾聯兩句仍敘事,事中有景,景中寓情。“臥看星河盡意明”一句化用杜牧的“臥看牽牛織女星”,只是沒有小杜詩句的寂寞感,而是興致盎然。“盡意”二字,不僅描繪星河的明澈,更賦予星河以生命,讓它充分綻放光彩,也來報答雨后的新晴。
上一篇:《清朝詩歌·王士禛·雨后觀音門渡江》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近現代詩歌·魯迅·題《彷徨》》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