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王維·老將行》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這首詩描寫了一位曾立過邊功的老將被遺棄后沉淪抑郁的身世,和他那慷慨激昂,以身許國的壯志。
原文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①。
射殺山中白額虎,肯數鄴下黃須兒②!
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
漢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崩騰畏蒺藜③。
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④。
自從棄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⑤。
昔時飛箭無全目,今日垂楊生左肘⑥。
路旁時賣故侯瓜,門前學種先生柳⑦。
蒼茫古木連窮巷,寥落寒山對虛牖⑧。
誓令疏勒出飛泉,不似潁川空使酒⑨。
賀蘭山下陣如云,羽檄交馳日夕聞⑩。
節使三河募年少,詔書五道出將軍⑪。
試拂鐵衣如雪色,聊持寶劍動星文⑫。
愿得燕弓射天將,恥令越甲鳴吾君⑬。
莫嫌舊日云中守,猶堪一戰取功勛⑭。
注釋
①步行句:借用李廣典故。李廣一次帶兵出擊不幸被俘,在押解路上他卻乘敵人不備,奪取了胡人一匹馬逃走。 ②射殺句:借用李廣任右北平太守時曾多次射殺猛虎事。白額虎:額有白色斑紋的猛虎。肯數:怎么肯算,意為數不到。鄴:曹操的駐地,故址在今河北臨漳縣西南。黃須兒:曹操子曹彰,須黃,英勇善戰,屢立戰功。 ③崩騰:崩潰逃竄。蒺藜:一種有刺的植物果,后都用鐵鑄成,陣地上用作障礙物。 ④衛青:漢武帝時大將軍,常打勝仗,屢得封賞。天幸:得天助。 ⑤蹉跎:光陰虛度。 ⑥昔時二句:從前射箭箭無虛發,如今年老,手都硬了。箭:原注,應作雀。無全目:用后異射雀的故事,一箭射瞎了雀的一只右目,使雀雙目不全。垂楊:古代楊柳并稱,楊即柳,柳即瘤的諧音。右肘生瘤,即手硬不能射了。 ⑦先生柳:陶淵明隱居后在門旁種五棵柳樹,自稱五柳先生。 ⑧古木:指老將住處荒涼。虛牖:窗戶里面空落落的。形容老將家境貧寒。 ⑨疏勒出飛泉:指東漢耿恭,被匈奴圍困,并斷絕水源。耿恭下令城中掘井,到15丈仍不見水,耿恭虔誠禱祝,水泉涌出。穎川空使酒:潁川人灌夫,為人剛直使酒,不好面諛。 ⑩賀蘭山:在今寧夏和內蒙古接界處,盛唐時屬唐,安史之亂后,賀蘭山成為唐代邊境。陣如云:戰云密布。羽檄:朝廷用作征召的木簡文書,加上羽毛表示緊急。 ⑪三河:黃河中游長安附近的河南、河東、河內地區。五道:分五路派將軍出兵。 ⑫試:驗,檢查。鐵衣:鐵甲。雪色:指老將鐵衣仍閃閃發光。聊:且。動星文:揮動鑄有七星花紋的寶劍。 ⑬燕弓:燕地產的弓,古稱勁弓。天將:指敵人。越甲鳴吾君:敵人的侵擾驚動了我們的國君。越甲,越國的兵甲。據說一次越國軍隊攻入齊國,齊國大臣叫雍門子狄,認為越國人入侵驚擾了國君,是自己的失職,因而自刎。越國人知道了這件事,認為齊國有這樣的臣子,越國一定會失敗,于是趕快退兵回去。這里指老將認為捍衛國家是自己的職責。 ⑭云中守:漢文帝時云中太守魏尚愛護士卒,治軍有方,使得匈奴不敢入侵。后因一個小過錯,被革職回家閑居。馮唐大膽向文帝奏明,魏尚得以復職。這里借以說明老將是像魏尚一樣有才能的,應該重新起用,使有為國立功的機會。
賞讀
詩中途述立過功的老將一生的經歷。前十句寫他年輕時智勇超凡、功績卓著和不公平遭遇。詩人借用李廣和曹彰的故事寫他有勇有謀有才有德,雖然征戰勞苦,功勛卓著,用兵神速,屢建奇功,但卻不會討好上司,功勛雖大,卻與李廣一樣時運不濟,得不到寸功微賞。暗示出統治者賞罰無據、冷酷無情的本質。中間十句緊承前十句寫這位老將被統治者棄置冷落,生活潦倒,白頭衰朽,瘍生左肘,路旁賣瓜,生活困頓,但他自己卻不服老邁,沒有消沉頹廢,仍然志在邊關,不學那穎川灌夫喝酒發瘋。后十句寫這位老將聽說敵軍進犯,躍躍欲試,要請纓殺敵的愛國衷腸。他先是磨擦鎧甲,接著手捧寶劍練起了武功,渴望得到強弓去射殺敵方大將保君王平安。最后兩句借用魏尚的故事,表明態度,只要朝廷肯用,他一定會奮勇殺敵、報效祖國。
這首詩塑造一位勇敢、熱情,對祖國、對君王無限忠誠的老將形象,詩中運用大量典故來歌頌老將報國忘身的崇高品質,也流露出詩人對統治者壓抑賢才的不滿和憤恨。詩中對偶工巧自然,章法整飾,理正文奇,意新詞高。
上一篇:《唐詩·李賀·老夫采玉歌》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唐詩·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