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戴《楚江懷古》唐山水詩鑒賞
馬戴
露氣寒光集,微陽下楚丘。
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
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云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
唐宣宗大中初,馬戴在太原幕府任掌書記,因直言被斥,貶為龍陽(今湖南漢壽)尉。他從山西來到江南,于秋色中漫游楚江,因追思前賢,感懷身世,寫下懷古五律三章。這里的一首是其中的第一篇。
全詩并無生澀的字句,簡潔而自然,寫出楚江日落后山水的動人景色。夕陽已在楚丘緩緩西沉,江上露氣集聚,寒氣粼粼。此時詩人在飄蕩的木蘭舟上,不時聽到洞庭湖畔高樹上傳來的陣陣猿鳴聲。夜幕降臨了,一輪明月從廣闊的水面冉冉升起,月光下可以望見,蒼翠的山谷中有條條澗水飛流而下。在這六句中,楚江、楚丘、洞庭、木蘭,皆楚地特有的景物,而且它們都曾出現在屈原的辭賦中,詩人徘徊、巡游其間,觸景生情,是不能不聯想到自己之所以來到這里的原因的。因此在他筆下,雖有“微陽下楚丘”、“廣澤生明月”這樣闊大而靜謐的景色的描寫,但是“寒光”、“亂流”、“猿啼”的紛亂和凄寒,都反映出詩人內心深處的凄楚和迷茫。以猿聲入詩,在唐詩中并不少見,“君莫向秋浦,猿聲碎客心”(李白《秋浦歌》),“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 (劉長卿《重送裴郎中貶吉州》),猿啼常與悲凄之情相關。此處的猿啼雖不似巫峽之猿鳴凄厲、哀轉,催人淚下,但亦足以表達詩人悲秋懷古的心情?!霸程涠赐洌嗽谀咎m舟”,為晚唐詩歌中名句,其妙處在于: 一寫所聞,一寫所視; 一句寫物,一句寫人;一句靜中有動,一句動中有靜,淺彩淡墨,而情韻悠長。
“云中君”,是楚地傳說中的云神豐隆(屈原《九歌》中有《云中君》)。結句借天上的神靈點明詩題“懷古”。“竟夕自悲秋”籠括了全詩在時間、景物上的變化,以情化景,使作品更加含蓄蘊藉,耐人尋味。
上一篇:郎士元《柏林寺南望》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王灣《次北固山下》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