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李商隱·籌筆驛》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這首詩是詩人大中九年離開梓州回長安途經(jīng)籌筆驛中所作。詩中敬慕諸葛亮經(jīng)天緯地之才,也感嘆諸葛亮輔佐非人以致壯志未酬的悲劇命運。這首詩在頌揚諸葛亮的威名才智的同時寫出了諸葛亮的遺恨,抒發(fā)感慨。
原文
猿鳥猶疑畏簡書,風云常為護儲胥②。
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③。
管樂有才終不忝,關(guān)張無命欲何如④。
他年錦里經(jīng)祠廟,梁父吟成恨有余⑤。
注釋
①籌筆驛:即今四川廣元市北之朝天驛,相傳諸葛亮伐魏時曾駐此籌劃軍機。 ②猶疑:形容畏懼而不敢靠近的樣子。簡書:文書,特指軍令文書。因古代常用竹簡寫成,故名。儲胥:木柵之類,軍營用以防衛(wèi)設(shè)障。 ③上將:指諸葛亮。揮神筆:形容善于籌劃,部署。降王:蜀后主劉禪。傳車:驛站中備有的用于長途行程的車子。 ④管樂:管仲、樂毅,管仲為春秋時的名相,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yè);樂毅為戰(zhàn)國時的名將,為燕昭王打敗了強大的齊國。諸葛亮隱居南陽時就常自比管樂。不忝:不愧。關(guān)張:關(guān)羽、張飛,均為蜀國大將。無命:不得善終。關(guān)羽死于兵敗,張飛更死于部將刀下。 ⑤他年:往年。錦里:在成都城里,是諸葛亮祠廟所在地。祠廟:指武侯祠。《梁父吟》:諸葛亮隱居時抒寫抱負與感慨之作。
賞讀
這首詩先寫諸葛亮神威動猿鳥,感神靈而動風云,可是仍然不能避免蜀主投降;接下來寫諸葛亮雖有管仲樂毅之才,可是沒有良將,最終遺恨終生。
李商隱以“眾賓拱主”之法描寫諸葛亮的神威。猿鳥到現(xiàn)在還懼怕簡書,那么當時軍師的威力該如何;風云一直都在護衛(wèi)諸葛亮的營壘,可見有神助。這里并未直接描寫諸葛亮,只是描寫猿鳥風云這些“賓”的狀態(tài),用它們把諸葛亮這個“主”拱脫出來。賓與主的聯(lián)系便是諸葛亮的治軍嚴明。通過這種喧賓奪主的手法達到了對諸葛亮的贊揚。
寫諸葛亮之恨則是用對比的方法。有令猿鳥風云感動的神威,足見其才,雖有不亞于管仲樂毅之才,然而卻留下亡國遺恨。
這首詩寫諸葛亮的威嚴、才智,是揚,而亡國身死為恨,是抑,一揚一抑中又寓入詩人“隱然自喻”之恨,從而達到詠古鑒今的目的。
上一篇:《近現(xiàn)代詩歌·魯迅·答客誚》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清朝詩歌·黃景仁·綺懷》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