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格
莫怨春歸早,花余幾點紅。
留將根蒂在,歲歲有東風。
翁格,字去非,江蘇吳縣人,生當于錢載、袁枚等同時。《清詩別裁》曾選錄他的詩。
這首詩題目標明是《暮春》,讀者就可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想見暮春時節的景象:桃李春風、鳥語花香的明媚景色,蓬勃生機,即將退去;草木陰陰、萬花紛謝的畫面已呈現在眼前?!盎ㄓ鄮c紅”,詩人用平淡無奇的寫實筆法摹盡了春色的變化,顯示了一幅綠肥紅瘦的景色圖。春天多雨,又常常碰到倒春寒,春光的歸去往往是比人們所希望的要早。因此,歷代的詩人總是把“惜春”、“怨春”當作詩歌創作永恒的主題。王安石詩:“春風取花去,酬我以清陰?!?《半山春晚即事》),汪藻吟詠:“一春略無十日晴,處處浮云將雨行。”(《春日》)等,都典型地描述了“春歸早”的實際情況,因而“一年強半是春愁,淺白深紅付亂流。”(姜宸英《惜花》),就成了一部分知識分子的典型心態。常人寫花褪殘紅,總是帶著婉惜的心情,詩句中帶著淡淡的哀愁。但翁格卻說:“莫怨春歸早,花余幾點紅?!辈粌H鮮明地表達了與常人不同的態度,也好像在自問自答:切莫埋怨春色歸去太早,其實春天并未歸去呵!君不見,萬千花叢中不是還有余下的幾點紅嗎?
三、四兩句又進一層。即使花已褪盡,不留一點紅了,又怎么樣呢?花是凋謝了,但根蒂還在;只要是根蒂仍在,那就不愁它明年不再發芽開花了。因為詩人相信,每年一度的春風終會有的。年年春風勁吹,歲歲總會有萬紫千紅的春天,所以就不必生什么哀怨之情了?!傲魧⒏僭?,歲歲有東風”,不僅道出了自然之理,也道出人生哲理,表現了詩人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上一篇:錢載《梅心驛南山行》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王鳴盛《西湖葛嶺有嘲》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