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譚元春·麥枯鳥》原文賞析
麥枯當曉窗,啼作田家聲。青黃接平疇,老農一飽情。開窗語麥枯:“啼時莫向城。城中富人子,挾彈傷汝生。舊谷正須賣,恐令米價平。”
鳥有不同的叫聲,人們往往把它附會成人語,如“布谷”、“提壺盧”等等,而且用作鳥名。宋人又創為“禽言詩”,多因鳥聲作借題發揮,以諷世。譚元春此詩代老農立言雖非“禽言”,但仍就禽言立意,在構思上仍屬同一路數。
“麥枯”是一種麥熟時飛鳴的鳥兒,其聲像“麥枯”——即“麥子熟了”,如同向農家報道豐收的消息。所以此鳥很得農家的喜愛。詩中的麥枯鳥在一個晴朗的清早啼叫,適逢田地里麥子長勢很好,由青轉黃,豐收在望。它啼得正是時候,使老農心情舒暢。“一飽情”三字之妙,尤在那個“飽”字,盡管還沒有吃到麥餅,就先得“飽情”了!以下寫老農殷勤地關照麥枯鳥,純出想象,構思極有佳致,他叮囑麥枯鳥不要飛向城中啼叫,因為城中囤積居奇的富人巴不得年成不好,他們好趁機以高價拋售舊谷,牟取暴利。所以他們決不要聽麥枯鳥報道豐收的消息。“只怕他們要持弓挾彈傷害你的性命呢”,老農的話語中飽含關心愛惜之情。
詩中通過老農與麥枯鳥的對話,揭示了在農業豐收面前截然不同的兩種思想感情。一種是老農所代表的廣大農民,為豐收在望而喜悅。一種是城中富商,他們為了攫取更多的不義之財,對豐收的消息很不高興。前者是正常的美好的感情;而后者是異化了的丑惡的感情。詩人對前者是歌頌的,對后者則持批判的態度。在表現上,他不是正面地描寫剖析這兩種人的思想、心理狀態,而只通過他們對“麥枯鳥”的愛憎截然相反的態度來側面表現,詩的成功便在于構思的巧妙。
上一篇:古詩《朱彝尊·鴛鴦湖棹歌》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迺賢·黃金臺》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