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廣洋
【作者介紹】
汪廣洋(?—1380),字朝宗,原籍高郵(今屬江蘇),流寓太平(今安徽當涂)。明太祖渡江,召為元帥府令史。洪武元年(1368),山東平,以廣洋廉明持重,命理行省,撫納新附。三年,召為左丞,因遭右丞楊憲嫉忌,被放還鄉(xiāng)。后召還,封忠勤伯,誥詞比之子房、孔明。及李善長因病去位,遂以廣洋為右丞相,胡惟庸為左丞相。十二年十二月,中丞涂節(jié)言劉基為惟庸毒死,廣洋宜知其情。太祖問之,答曰“無有”。太祖怒,責其朋欺,貶廣南,后又賜敕誅之。此據(jù)《明史》。明初諱“誅”為“廢”,故太祖御制文集作“廢丞相汪廣洋敕”。明初為丞相者,有李善長、汪廣洋、胡惟庸三人。惟庸敗后,丞相之官遂廢不設(shè)。著有《鳳池吟稿》。
朱彝尊《靜志居詩話》卷二,摘錄廣洋五言如“平沙誰戲馬,落日自登臺”,“懷人當永夜,看月上疏桐”,“倒藤懸宿鳥,絕壁掛晴霓”,“濁浪橫沖海,斜陽半在船”,“沙明宜見雪,月上可行舟”,“涼風吹雨過,好鳥背人還”等,以為可入唐人《主客圖》,“靜居(張羽)、北郭(徐賁),猶當遜之,毋論孟載(楊基)也”。未免言過其實。但在明初,尚不失為開國之音。他的某些小詩,尤有民歌風味,如《灘行五首》之四云:“灘上水平沙,梭舟蕩落花。吳儂不相識,對面浣春紗。”頗具巧思。
上一篇:《橫塘渡》明代詩賞析
下一篇:《沈周》明代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