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詩歌·王士禛·秦淮雜詩(其一)》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順治十八年(1661),作者客游南京,住在布衣朋友丁繼之家里。丁氏幼學聲伎,曾經常出入于南京歌伎聚居的南曲之中,對明末遺事了解很多,而其家也在秦淮河①附近。明亡之后,秦淮無復舊日繁華。作者依據丁繼之的介紹和自己的耳聞目睹,寫下了這組詩篇,共十四首,以表達自己傷時吊古之情。
原文
年來腸斷秣陵舟②,夢繞秦淮水上樓。
十日雨絲風片里③,濃春煙景似殘秋。
注釋
①秦淮河:在南京城南。 ②秣陵:指南京。 ③雨絲風片:細雨微風。
賞讀
“秦淮”,秦淮河,也借指南京,這一首是《秦淮雜詩》中的第一首。
前兩句“年來腸斷秣陵舟,夢繞秦淮水上樓”,“腸斷”即斷腸。但它不是“斷腸人在天涯”的游子之嘆,也不是“懷慶賞爵祿,毀譽非巧”的得失之憂,更不是纏綿的兒女之情。“秣陵”南京舊址,這一句表面看起來是寫對南京的向往,實際上詩人借“腸斷”二字來寫秦淮河往日的繁華,寫它今朝的衰敗,借秦淮的興衰來表達自己盛衰的感嘆。詩人把這一切都說成是夢,在夢中河水依舊,昔日繁華,但好景不能長久,又增添了幾分愁絲。詩借物“如小舟徘徊”“夢繞秦淮”來表達作者的情感,真是出神入化,有一種浪漫的情趣。
后兩句“十日雨絲風片里,濃春煙景似殘秋”,“雨絲風片”意思是細雨微風。“濃春”是濃郁的春色。“煙景”是醉人的春意,不難看出作者由上句寫情感,直接來寫景(指這兩句),把自己的情感糅合在細雨微風中,細雨微風抽打著這濃郁醉人的春色,怎么能使詩人抑制住內心的憂傷呢?作者先寫“濃春煙景”來向往南京往日的美好,而今又寫“似殘秋”睹物興情,不由得令人酸楚。
全詩讀起來參差錯落,前兩句抒寫詩人對南京多年來的向往,后兩句則是寫到達南京所見的自然景象,移情入境,將夢幻的情感巧妙地融入自然景物之中,出神入化,這首詩充分體現了王士禛論詩方面的顯著特點——“神韻”,寫情則夢繞水上樓,寫景則雨絲風片,濃春煙景,閉目想來,若有若無,似乎到達高遠的境界。這正如楊繩武為王所作的《神道碑》中所言:“得其象外之象,意外之神。”
上一篇:《漢魏六朝詩歌·劉徹·秋風辭》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清朝詩歌·查慎行·秦郵道中即目》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