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六朝詩歌·曹植·白馬》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白馬篇》又稱《游俠篇》,也是曹植自制的樂府新題。屬《雜曲歌·齊瑟行》,以開頭二字為題。這首詩,借描寫一位北方少年俠士的形象,抒發自己為解救國家危急,為祖國的統一大業不惜拋棄性命的豪邁之情。
原文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①。
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
少小去鄉邑,揚名沙漠垂②。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③。
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④。
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⑤。
邊城多警急,胡虜數遷移。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
長驅蹈匈奴,左顧凌鮮卑。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
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⑥,不得中顧私⑦。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注釋
①連翩:輕捷矯捷的樣子。 ②垂:同陲,邊地。 ③楛矢:楛木做的箭。參差:本意是長短不齊的樣子,這里實際是指多。 ④月支:箭靶名。 ⑤剽:輕捷。螭:傳說中的一種龍屬動物。 ⑥籍:名冊。 ⑦顧私:懷念個人或家庭的私事。
賞讀
這首詩可分為三層,前六句為第一層,介紹少年游俠的身世來歷。“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二句,以物寫人,氣勢奪人,白馬飛馳,引起懸念,扣人心弦。“借問”幾句,以問答形式,補寫出人物的身份來歷,點出這是一位來自北方的游俠,年少時離開家鄉,奔赴戰場,現已揚名邊陲了。
第二層是“宿昔秉良弓”以下幾句,鋪寫少年游俠的武力高強。他弓矢不離身的日夜苦練,可以左右開弓,俯仰射箭,弓無虛發,狡捷、勇猛賽過猴猿、豹螭。這里對少年游俠的高超武藝,極盡夸張渲染。既補充了前段的人物形象,也為后面戰勝強敵埋下伏筆。
“邊城多警急”以下為詩歌第三部分,補敘出游俠兒“西馳”的原因。邊城告急,少數民族首領屢屢率部入侵,他聞警趕赴戰場,準備迎戰敵人,以銳不可當之勢直入敵營。“棄身鋒刃端”四句寫他心內所思:既已置身于槍林刀叢之中,個人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哪里還顧得上父母妻兒呢?這幾句把游俠兒舍家為國,視死如歸的高尚品德表現得淋漓盡致。結束句“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以高漲的激情進而點化人物的精神世界,表現高尚的道德情操,從而凸現了主題。
這是一篇新題樂府,作者擺脫樂府舊題的束縛,寫人、敘事、抒情合理融合,激昂慷慨地表現出了詩中的主題。作者采用樂府民歌中常見的手法,鋪排渲染,比喻夸張地刻畫人物,且節奏明快,對仗工整,風格豪放。朱乾在《樂府正義》中認為:“本詩寓意于幽并游俠,實自況也。……篇中所以捐軀赴難,視死如歸,亦子建素志,非泛述矣。”
上一篇:《唐詩·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唐詩·錢起·省試湘靈鼓瑟》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