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談愛面子》原文|注釋|賞析
在家鄉野臺戲六郎斬子里,有這么一幕情節,焦贊孟良眼看少帥將要受刑,跑到元帥面前求情,這時,楊六郎半幽默半惱怒地說了一句話:
“哼! 螞蟻戴眼鏡——好大的面子! ”
把這話仔細品味一下,就知道中國人愛面子也重面子,而且運用起來,極其微妙曲折的。
友邦××××在他的貴重文件里,也這樣提到: 中國人是愛面子的民族。言雖謔而實有至理,一部二十四史可以替他作個注腳。我們隨手舉兩個例子吧。當西漢末年,匈奴陰謀叛漢已成為事實之后,執政者王莽尚在那里咬文嚼字,初改“匈奴單于” 為 “降奴服于” ,再改之為 “恭奴善于”。匈奴雖然因貪漢人財帛名義上接受了,而入寇并不少歇; 但由王莽看來,這是一樁勝利的事。隋焬帝因諸蕃欲入交易,“先命整飾官肆, 簷宇如一, 盛設帷帳, 珍貨充集。 人物華盛,賣菜者亦藉以龍須席。胡客每過酒食店,悉令邀延就坐,醉飽而散,不取其值,紿之曰: 中國富饒,酒食例不取值。胡客皆驚嘆! ” 對于隋焬帝的成功,得了這么大的面子,連我們后輩也為之驚嘆了。
“面子”的起源或者是古代貴族階級地位的自覺,而很巧妙地拿來廣泛利用則是一些幫閑者和市儈的聰明所致。無論這些人是初承恩澤或久據大位,因為他們的 “面子” 被人賞光,一種虛榮和驕傲使他們深受自己那副 “被人賞光的面子”。他們也許不自覺這是種欺人欺己的騙局,但他們確知若是丟掉面子,宛如樹倒猢猻散,就能危及本身的存在。西洋有許多牧師對于自己莊嚴的外表有很大的自信力,就深懂得“外表”的用處;他知道這不但可以消極地掩飾內心罪惡,還可以積極地欺騙一般世俗人們。正如同牧師從信徒們腦子里的上帝借來“莊嚴”一樣,幫閑者和市儈也從把握自己命運的主人那里借來一副“派頭”,也就是面子,把派頭巧妙地廣泛利用起來,名利雙收,就是他們的成功。
不幸,這里面也有危機存在。譬如他們的行為有點僭越過分,主人看不上眼時,就會給這些人一個致命的打擊。希臘神話里,依里斯(Elis)王沙爾莫尼士(Salnloneus)因為虛榮心過盛,在大節日冒充天神,立刻就被神與人之主修士(Zeus)雷電轟擊而死,不是很好的說明么?
有時候他們一時心粗,露出狐貍尾巴,騙局被人拆穿,也會使他們失掉了尊榮與存在。因為“面子”是極脆弱的護符,很容易被人損害,因而需要巧妙地利用。也許為這緣故吧,他們更愛面子了!
在社會里,各色各樣愛面子的表演,說來能使我們頭暈目眩;但追根究底,不過是一種騙局而已。禁演賽金花一劇是替人全面子;但人家卻攝聯軍電影,不識趣地來傷面子。為文化走私辯護是愛面子;但不遠地帶就有商品走私剝你的面子。修理古跡,二三年前湖北剿殺災民……有多少偉大的事業非源于看重面子呢! ?
扯到文壇上來,面子微妙曲折的運用,更令人嘆觀止焉。編輯先生的生殺予奪,文學家的各種派頭,操批評大權者的褒貶……若將其心理成分細加分析,則面子作用之大,實在令我們吃驚! 自然,配合著面子也有許多莊嚴的理論,說來娓娓動聽;這大概是“保護色”吧!
也許這種處事三昧,我們年輕人還不懂得,應該學習一下。
(1937年6月12日《北平晨報》第39期)
賞析 這篇雜文,是非常有特色的。你讀了,會為文章豐富的聯想、深刻的分析所折服。
文章從野臺戲的對白(實際是一句歇后語)說起,接著引出兩段史料,然后又從古談到今,從中國談到外國,從社會各界談到文壇……可謂旁征博引,絢麗多姿。這些,看似順手拈來,其實都經過嚴格的篩選,是緊緊圍繞主題組織起來的。你看那兩段史料,無論是王莽的“精神勝利法”,還是隋煬帝的打腫臉充胖子,都是如此典型,如此充滿諷刺意味。用以說明中國人愛面子由來已久,實是再貼切不過了。雜文是政論與文學的結合,雜文的政論性是與文學性緊緊相連的。而形象化的聯想,又是雜文的文學性的重要標志之一。可以說,沒有聯想,也就沒有雜文。
聯想,源于知識,源于生活。作者寫《談愛面子》時,雖然很年輕,但他的歷史知識、文學素養以及社會閱歷,卻是如此豐厚,不由得不令人佩服?,F在,有的蹩腳雜文,讀來叫人感到單薄、蒼白,很重要的一條,恐怕是作者讀書太少,知識面太窄,對生活缺乏真知灼見,文章也就只剩下幾條筋了。
當然,雜文僅僅有聯想還不夠,要在聯想的基礎上,有所升華: 對事物進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歸納——概括,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質,從而從思想上給讀者以啟迪。做不到這一點,也稱不上是優秀的雜文。在這方面,《談愛面子》也是相當出色的。無論是對“面子”的起源及其如何被廣泛利用,“面子”為何是“極脆弱的護符”,以及“面子”歸根結底只是一種騙局等等,作者都有精辟的分析,今天讀來,仍覺余味無窮。
雜文的聯想與升華,應貫穿于文章的始終,要使兩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而決不是彼此割裂的“概念加例子” ?!墩剱勖孀印分械穆撓肱c升華,渾然成一體,說是“恰到好處”也未必過份。
上一篇:嚴文井《談悲哀》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夏征農《談談請客之類》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