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八陣圖》唐詩賞析,《八陣圖》原文與注釋
杜 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①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②
【注釋】 ①八陣圖:諸葛亮創造的一種由天、地、風、云、龍、虎、鳥、蛇八種陣勢組成的戰斗隊形及兵力部署的陣勢。②石不轉:言八陣圖的石頭水沖不散。遺恨:遺留下來的遺憾。
【鑒賞】 此詩寫于唐代宗大歷元年 (766),杜甫初到夔州 (今重慶市奉節縣) 時所作的一首吊古懷人、詠嘆諸葛亮功績之詩。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第一句說諸葛亮輔佐劉備從無到有,創建蜀國,形成蜀、魏、吳鼎足而立,三分天下的局面,其超人的才智和非凡的政治才能,功蓋一時,在三國之中無人能與之相比。第二句寫他卓越的軍事才能。據《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推演兵法,作八陣圖?!?又據蘇軾《東坡志林》: “諸葛亮于魚復平沙之上,壘石為八行,相去二丈。自山上俯視,八行為六十四蕝,蕝正圜不見凹凸處,及就視,皆卵石,漫漫不可辨?!?因創制八陣圖,諸葛亮名聲更為顯赫。如成都武侯祠一副對聯云: “躬耕南陽名成八陣,應召西蜀計壓群雄?!?(佚名) 高度概括了諸葛亮的豐功偉績。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第一句寫八陣圖的神奇特征。據《荊州圖記》: “永安宮南一里渚下平磧上,有孔明八陣圖,聚細石為之。各高五尺,廣十圍,歷然棋布,縱橫相當。中間相去九尺,正中開南北巷,悉廣五尺,凡六十四聚?;驗槿松y,及為夏水所沒,冬水退,復依然如故?!?又據劉禹錫《嘉話錄》: “三蜀雪消之際,水落平川,萬物皆失故態。諸葛小石,行列依然,如是者近六百年,迄今不動?!?八陣圖的堅定不移正是諸葛亮對蜀漢政權和統一大業忠貞堅定,如磐石般不可動搖之象征。第二句寫諸葛亮的 “遺恨”,就是劉備為報關羽之仇,起數十萬大軍伐吳,破壞了諸葛亮聯吳抗魏的根本戰略,以致統一大業夭折,成了千古遺恨!
這首詩敘議結合,全詩四句三轉,從 “功蓋三國” 一轉 “八陣圖”; 二轉“石不轉”,暗喻時間流逝而諸葛亮功勛長存; 三轉 “遺恨”,步步深入,跌宕有致。懷古述懷,議論抒情,渾然一體,給人一種 “此恨綿綿無絕期” 之感。
上一篇:《司空曙·云陽館與韓紳宿別》唐詩賞析,《云陽館與韓紳宿別》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王之渙·出塞》唐詩賞析,《出塞》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