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潤州二首·其一》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向吳亭東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無馬跡,綠水橋邊多酒樓。
大抵南朝多曠達,可憐東晉最風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聞吹《出塞》愁。
潤州即江蘇省鎮江市。向吳亭,在江蘇省丹陽縣之南,均距金陵(今南京市)不遠。這首詩是作者二度游歷江南時所作。南京在唐代之前,已相沿為三國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的都城。作者面對這六朝故都,以跳躍多變的思緒,將眼前與往昔、當前與古代、個人與祖先串聯一氣,糅合為一,表現出往事難再的無限哀愁。在晚唐詩壇算得上一篇記游詩佳作。
首聯“向吳亭”、“秋”寫明地點、時節; “曾作昔年游”,是緬懷舊游,流露出往事不再的情緒,其內心的哀愁暗含于語句之中,用以統攝、籠罩全篇。頷聯描繪游覽所見,“寺”、“樓”均為前朝遺跡。目睹舊物,便聯想前代人事。于是頸聯懷古,東晉曾任豫州刺史的桓伊,喜音樂、善吹笛,風流倜儻,時稱“江南第一”。那些曠達的南朝儒生、風流的東晉名士已不知何去。吊物懷古,感嘆世事的滄桑。尾聯寫明月當空,足見其登臨時間之長、吊古感慨之深。作者仿佛聽見桓伊一曲令人肝腸寸斷的《出塞》笛聲,表達了他心里無限的哀愁。最后,以一個“愁”字歸結全篇,與首聯的“千里秋”、“昔年游”遙相呼應,既點明題旨,又余味無窮。
上一篇: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一》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杜牧《贈別二首·其一》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