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燕離》言情贈友詩歌
雙燕雙飛,雙情相思。
容色已改,故心不衰。
雙入幕,雙出帷;
秋風去,春風歸。
幕上危①,雙燕離,
銜羽一別涕泗重②,夜夜孤飛誰得知?
左回右顧還相慕,翩翩桂水不忍渡③,
懸目掛心思越路④。
縈郁摧折意不泄,愿作鏡鸞相對絕⑤!
燕子體性雅潔,風度翩翩,整日里雙棲雙飛,或呢喃于欞間梁上,或頡頏于庭院晴空,它們是那樣地通靈性,篤情誼。這就不怪乎敏感的詩人們都不約而同地把它們用來作為親密的情侶、和諧的夫妻的象征,細加品味,這種取譬當中,自有其不可言喻的妙處。
沈君攸的這首 《雙燕離》 ,也以雙燕喻情侶,但如詩題所標示的,它寫的卻是一對恩愛夫妻被拆散的悲劇。
詩以敘事的筆調寫成,依據事件的自然發展而展開。前四句寫這對情侶雙棲雙飛,你恩我愛,情意綿綿,雖然“容色已改”然而“故心不衰”,它們之間的關系,真正是以愛情——而不是以容色為基礎的,因而是始終不渝,經得起考驗的。隨后四句,更進一層,寫他們入幕出帷,你追我隨; 秋去春來過著非常美滿的生活。
然而誰料他們這種恩愛美滿的生活根基極不穩固,就像把巢筑在幕布上一樣,所以禍事終于來了! 這里,作者以燕為喻,很自然地化用了“幕燕”這個典故,而從“幕上危,雙燕離”一句所傳達的信息,我們可以推知,這“雙燕”所遭遇的,不是屋焚巢傾一類突然的災禍,而是由于根基不牢——這使我們推想或者是他們的愛情不合禮法,或者是由于什么緣故不為家長所容,不管怎樣,總之是被活活拆離。
一對相提相攜,過慣了相依為命的生活的恩愛情侶,一旦被拆散,自然加倍痛苦,詩里描寫它們 “銜羽一別涕泗垂”,發出了 “夜夜孤飛誰得知” 這樣的悲嘆。
患難見真情。雙燕的愛情在災變的考驗當中閃現出異樣的光彩: 在被迫分離時,它們 “左回右顧還相慕”,難割難舍; 一方流落異鄉,一方 “懸目掛念思越路”,恨不得立刻出現在對方身旁; 特別是結句當中以堅定的誓言表達出一個堅貞的誓愿: “縈郁摧折意不泄,愿作鏡鸞相對絕!”——不管遭受什么樣的摧殘,也不管承受多么重的悲苦,絕不灰心喪氣,為了能使恩愛的情侶重逢相聚,即使像傳說中的鏡鸞那樣一見而絕也心甘情愿! 這種對愛情的忠貞,以其特有的真純和明凈,別具一種不同尋常的感人力量。
這首詩在藝術上和思想上的深刻還表現在,在梁陳浮艷詩風盛行的時代,它不但以清新剛健的筆調寫出了一對情侶橫遭摧折的悲劇,而且深加開拓,著力凸現了主人公在經歷愛情悲劇的患難關頭所迸發出的堅韌、剛貞的品格光輝。
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比較實在是鑒別的最好方法。梁陳宮體詩的倡導者梁簡文帝蕭綱,也有一首與此同題的 《雙燕離》 詩,他寫的是:
“雙燕有雌雄,照日兩差池。銜花落北戶,逐蝶上南枝。桂棟本曾宿,虹梁早自窺。愿得長為此,無令雙燕離?!?br>
這詩,除三、四與五、六對句工致,表現出一定技巧之外,便無甚可取。其立意實在淺俗得很,就在 “無令雙燕離”這個看來美好的愿望里,還透露著慕戀和沉醉于悠游生活的明顯傾向。什么 “桂棟”、“虹梁”等等,也總帶著帝王的富貴氣。
把這首和沈君攸的一首比較一下,兩者高下自見,沈作的價值所在也就更加明顯了。
注釋
①幕上危,燕子筑巢于帷幕之上,比喻處境極其危險。典出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夫子之在此也,猶燕之巢于幕上。” ②銜羽,《韓非子·說林下》: “鳥有周周者,首重而屈尾,將欲飲于河則必顛,乃銜羽而飲?!贝颂幗柚赶嘁罏槊陌閭H。③桂水,水名.有三,源出不一,都在湖南:其一出蘭山縣南,注入湘水; 一出郴縣西南黃岑山,注入耒水,又名長安水; 一出桂東縣西北小桂山,注入漚水。又,仇兆鰲《杜少陵集詳注》于《詠懷二首》 “飄飄桂水游,悵望蒼梧暮”下注: “《元和郡國志》: 桂江,一名漓水,經臨桂縣東?!吨熳ⅰ?(按,指朱鶴齡注) : 漓水與湘水同出,今桂林興安縣海陽山,漓南流而湘北流,漓水又名桂水。公時未嘗至桂林。而此又言‘瓢瓢桂水游’ ,他詩又云 ‘桂水流向北,滿眼送波濤’ ,蓋湘水自臨桂而來,亦得稱桂水也。”按,詩中不忍渡桂水,意謂不忍離棄美好家園。④懸目掛心,極言懸念之切。越路,越國的路途,詩中指另一孤燕所飛臨之地。⑤鏡鸞,南朝宋代蒼泰在《鸞鳥詩序》上說: 昔罽賓王獲一鸞鳥, 甚愛之, 欲其鳴而不致也。 其夫人曰: “嘗聞鳥見其類而后鳴。何不懸鏡以映之。”王從其意。鸞睹形悲鳴,哀響沖霄,一奮而絕。
上一篇:《伐木(雅)》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喜遷鶯》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