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六朝詩歌·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東晉安帝義熙元年(405),陶淵明在江西彭澤做縣令,不過八十多天,便聲稱“吾不能為五斗米向鄉(xiāng)里小兒折腰”,掛印回家,從此終老田園。歸來后,作《歸園田居》詩五首,這首詩是第一首。
原文
少無適俗韻①,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②,一去三十年③。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④,依依墟里煙⑤。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注釋
①適俗:適合世俗。韻:風度。 ②塵網:塵俗人事的束縛,這里主要指仕途。 ③三十年:有人疑當作十三年,因為從作者初仕為州祭酒到辭去彭澤令,經歷的年數是十三而不是三十。又有人疑“三”當作“已”。 ④曖曖:昏昧貌。 ⑤依依:輕柔貌。墟里:村落。
賞讀
這首詩描繪了和平恬靜的農村生活,抒寫了詩人棄官歸田后的喜悅,表達了對污濁、黑暗現實的厭惡。
“少無適俗韻”前六句寫誤入塵世的苦悶。少年時代,就沒有與世俗同流合污的習慣,本性就是喜歡山水自然,哪料到誤入官場,一去竟是許多年?;\鳥思戀原來的樹林,池中魚也思念舊時的河流。在這幾句詩中,詩人道出自己對誤入仕途的懊悔,從另一個側面顯示了官場的污濁黑暗。然后又連用兩個比喻,表明自己對歸田生活的熱切期盼。
“開荒南野際”以下十二句,道出自己歸田的快樂、遙逍。開荒種田、自食其力。住宅有十余畝地之大,草屋也有八九間,詩中充滿了知足感。房前屋后,種滿桃李榆柳,風景優(yōu)美,能聽見雞在桑樹上鳴叫,狗在深巷中狂吠,但卻沒有嘈雜的人聲,實在平靜極了。在家里沒有一點世俗雜事,在閑靜的居室中清閑自得。這些句子生動地描繪出一幅寄居山村,怡然自得的風景人情畫。在這種心境下“久在”兩句便從詩人心底由衷而生,直接道出了作者歸田的原因和擺脫束縛的喜悅之情。
這首詩語言質樸,格調自然清新,描寫生動形象,可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情與畫意融合在一起,使藝術境界達到了一個極高的層次。
上一篇:《近現代詩歌·龔自珍·己亥雜詩》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宋詞·王安石·思王逢原三首(其二)》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