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菱歌怨木蘭舟,送客魂銷百尺樓。還似洛妃乘霧去,碧天無際水空流1。
詞調極佳,漁洋諸絕所本。
【校記】
1.空,《全唐詩》一作“東”。
【箋釋】
[紅線] 袁郊《甘澤謠·紅線》:“紅線,潞州節度使薛嵩家青衣,善彈阮咸,又通經史。嵩遣掌箋表,號曰內記室……嵩知不可駐留,乃廣為餞別,悉集賓客,夜宴中堂。嵩以歌送紅線酒,諸坐客中冷朝陽為辭曰:‘采菱歌怨木蘭舟,送客魂消百尺樓。還似洛妃乘霧去,碧天無際水空流。’歌畢,嵩不勝悲。。紅線反袂且泣,因偽醉離席,遂亡其所在。”
[采菱] 樂府清商曲名。又稱《采菱歌》、《采菱曲》。晉郭璞《江賦》:“忽忘夕而宵歸,詠《采菱》以叩舷。”鮑照《代春江行》有“奏《采菱》,歌《鹿鳴》”之句,并作《采菱歌》七首。梁武帝制《江南弄》,中有《采菱曲》一首,其辭曰:“歌《采菱》,心未怡,翳羅袖,望所思。”《樂府詩集》卷二六“相和歌辭·江南”:“《樂府解題》曰:‘江南,古辭。蓋美芳晨麗景,嬉游得時。若梁簡文“桂檝晚應旋”,唯歌游戲也。’按,梁武帝作《江南弄》以代《西曲》,有《采蓮》、《采菱》,蓋出于此。”又,同書卷五〇“清商曲辭·江南弄”:“《古今樂錄》曰:‘梁天監十一年冬,武帝改《西曲》制《江南》、《上云樂》十四曲,《江南弄》七曲:一曰《江南弄》,二曰《龍笛曲》,三曰《采蓮曲》,四曰《鳳笛曲》,五曰《采菱曲》,六曰《游女曲》,七曰《朝云曲》。又,沈約作四曲:一曰《趙瑟曲》,二曰《秦箏曲》,三曰《陽春曲》,四曰《朝云曲》,亦謂之《江南弄》云。”
[百尺樓] 泛指高樓。《三國志·魏書·陳登傳》:“(許)汜曰:‘昔遭亂過下邳,見元龍(陳登)。元龍無客主之意,久不相與語,自上大床臥,使客臥下床。’(劉)備曰:‘……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如小人,欲臥百尺樓上,臥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間邪?’”
[洛妃] 傳說中的洛水女神宓妃。曹子建《洛神賦》:“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于是情移神駭,忽焉思散。俯則未察,仰以殊觀,睹一麗人,于巖之畔……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綠波。秾纖得中,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不御。云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瓌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媚于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眀珠以耀軀。踐遠游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歩踟躕于山隅。”
【輯評】
洪邁《萬首唐人絕句選凡例》:詩出小說家者不錄。間有存者,止冷朝陽、戎昱、舒元輿數首耳。
《升庵詩話·冷朝陽送紅線酒》:紅線,薛嵩之青衣也,有劍術,夜飛入橫海軍解圍。嵩留之不得,會幕下詩人送之,冷朝陽此詩為冠。
《刪補唐詩選脈箋釋會通評林·晚唐七絕下》:周珽曰:語意天然,有響遏行云之態。
《詩境淺說》續編:詩為送紅線而作,當是歌妓之流。有美一人,菱歌罷唱,高鬟擁霧,羅襪凌波,駕蓮葉輕舟,乘風意去,剩有銷魂者。倚百尺高樓,望流水悠悠,碧天無際耳。詩不專寫離別之情,而擬以洛妃之靈跡,情韻殊長。
【評論】
《滄浪詩話·詩評》:冷朝陽在大歷才子中為最下。
《唐才子傳·冷朝陽》:朝陽工詩,在大歷諸才子中,法度稍弱,字韻清越不減也。
上一篇:《陸勝宅秋暮雨中探韻同作》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長沙過賈誼宅》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