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聞墻外鬻魚菜者,求售之聲甚苦有感
宋·范成大
飯籮驅出敢偷閑, 雪脛冰須慣忍寒;
豈是不能扃戶坐? 忍寒猶可忍饑難!
這首絕句通過描寫雪中賣魚菜者的艱難境遇,表現了詩人對他的深切同情。詩題給我們提供了解詩的鑰匙:“雪中”點示環境,“鬻魚菜者”引出人物,“求售之聲甚苦”交代事件,“聞”和“感”表明了作詩的緣由。
詩歌扣題落墨:“飯籮驅出敢偷閑,雪脛冰須慣忍寒”二句,寫的是大雪紛飛之時,詩人耳畔突然傳來賣魚菜者的求售之聲。這聲音連續不斷,十分凄苦,引起了詩人的想象。詩人面前出現了一個賣魚菜者的形象——小腿陷入雪中,步履艱難;胡須結成冰棱,寒冷可知。沉重的擔子壓在他的身上,一步步走,一聲聲叫喚。他為什么忍寒冒雪求售?是因為飯籮驅迫不敢偷閑。一個“驅”字,深刻地揭示了賣魚菜者饑腸轆轆、被迫無奈的處境;一個“慣”字,則暗示了賣魚菜者長年累月食不果腹,掙扎在饑餓線上的情景。他對于寒冷已經“慣”于忍受了,讀來使人倍覺辛酸!
三四兩句緊承上兩句,由聞及感,設問作答,從理念上剖示,使讀者的認識更加深刻?!柏M是不能扃戶坐?”扃戶即閉門。這一問句啟迪思考:在積雪滿地、寒氣砭骨的時刻,誰又不愿意關門而坐,圍爐取暖呢?可是有多少勞苦大眾飽受饑寒煎迫,奔波于風雪途中謀生!難道他們喜歡如此?不,作者回答道:“忍寒猶可忍饑難!”這一結句既與開頭“飯籮驅出”、“慣忍寒”榫接照應,突出了賣魚菜者饑寒交迫的艱難境遇,又表現了詩人對貧苦者的真切同情?!梆嚒焙汀昂北緛矶际橇钊穗y以忍受的,賣魚菜者寧可忍寒,冒雪求售,愈見其饑餓之甚,愈叫人感到其命運之慘,無疑增強了詩的藝術效果。
上一篇:《陶者·宋·梅堯臣》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雪詩·唐·張孜》原文與賞析